第1087章 重活一世,绝不跪着做人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春天转深,槐树成荫。南锣鼓巷迎来了一批特殊访客??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代表,参加首届“民间记忆青年营”。他们在老井旁种下新的“哑巴梅”幼苗,聆听幸存者后代讲述家族往事,学习如何采集口述史。
    一名初中生在结业报告中写道:“以前我觉得历史就是课本上的几行字。现在我知道,历史是奶奶手上的冻疮,是爷爷梦里的哭声,是我们必须接住的重量。”
    大宝读完这篇作文,眼眶微热。
    那天傍晚,他独自走在巷子里,听见几个孩子在玩跳房子游戏,嘴里唱着新编的童谣:
    >“蓝布衫阿姨走过田埂,
    >她的笔尖流出星星。
    >星光照亮旧账本,
    >真相不怕夜深沉。”
    他停下脚步,抬头望去,夕阳正落在屋檐尽头,像一团燃烧的火。
    回到家中,邮箱提示音响起。是一封自动推送的系统报告:
    【今日新增数据统计】
    文本记录:903条
    音频文件:45段
    图片资料:161幅
    “声音接力”完成次数:2,178次
    新解锁档案:SWQ-LTR-012(1960年某公社书记致省委的秘密信件)
    他点开那封信的扫描件,开头写道:
    >“尊敬的领导同志:
    >我怀着极度沉重的心情向您汇报,我乡虚报产量已达三倍以上。实际库存仅够维持二十天口粮。群众普遍以野菜、树皮、观音土充饥,浮肿病蔓延,已有十七人死亡……若再无人干预,恐将酿成大祸。”
    落款日期是1959年11月18日。信纸边缘有一枚红色批注章,写着:“阅。情况属实,但不宜扩散。”
    大宝静静地看着那枚印章,仿佛看见半个多世纪前,无数类似的文件被轻轻盖上“内部留存”“注意保密”“暂不处理”的戳记,然后锁进铁柜,任其腐朽。
    而现在,它们终于重见天日。
    他打开年度报告终稿,在最后一段写下:
    >“我们曾以为,黑暗之所以漫长,是因为没有光。
    >后来才明白,光一直都在,只是被捂住了太久。
    >苏婉清不是唯一的持灯者,她只是第一个不肯闭眼的人。
    >如今,千千万万双眼睛正在睁开。
    >这不是复仇,不是清算,而是一场迟到的认领??
    >我们认领那些被抹去的名字,被忽略的哭泣,被掩盖的真相。
    >因为我们终于懂得:唯有记住痛,才能避免再痛。
    >唯有尊重事实,才是对国家最大的忠诚。”
    按下保存键的瞬间,窗外雷声滚滚,一场春雨倾盆而下。
    雨水顺着屋檐流淌,冲刷着墙上的漆痕,也洗去了昨日的尘埃。远处,一盏路灯在湿漉漉的石板路上投下昏黄的光晕,宛如黑夜中不灭的眼睛。
    而在千里之外的成都,张晓梅正伏案备课。她翻开一本泛黄的练习册,那是母亲留下的唯一遗物,扉页上歪歪扭扭写着一行字:“我要上学,苏老师说我能行。”
    她轻轻抚摸那行字,嘴角浮起微笑。
    同一时刻,在甘肃定西的老气象站废墟中,一株嫩绿的小草正从水泥裂缝里钻出,迎着风雨舒展叶片。它的根部,压着半张烧焦的照片,依稀能辨认出一个穿蓝布衫的年轻女子,站在孩子们中间,笑容温婉。
    风穿过荒原,带着湿润的气息,吹向东方。
    在那里,更多的种子正在苏醒。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