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9章 天下最阴损的勾当就是配阴婚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承业??佩佩的父亲,曾任卫生部副部长,主管全国精神病防治工作。他不仅是政策制定者,更是整个“矫正工程”的总负责人。
    而佩佩,正是在他的眼皮底下,完成了这场惊心动魄的反叛。
    她想起小时候听佩佩讲起父亲:“他是好人,只是被时代蒙蔽了眼睛。”现在她懂了,佩佩从未恨过他,而是试图用另一种方式唤醒他。那些被悄悄保留的病历、那些被转移的证人、那些被加密传递的信息??也许正是为了有一天能让父亲亲手签署的罪证,暴露在他自己的良知面前。
    她下载了全部资料,烧毁硬盘,只保留一份U盘藏于鞋垫夹层。她知道,下一步必须直面权力核心。
    但她不能再以个人身份行动。
    她联系了三位可信的盟友:武汉的陈志远教授、哈尔滨的陈明远副教授、广州本地一位长期关注性别议题的记者苏曼。四人组建了一个临时协作小组,代号“春风”。
    他们约定:由苏曼负责联系香港媒体,确保内容能在国际舆论场发声;陈明远继续追查哈尔滨地下书库中的其他隐藏文献;陈志远撰写学术导言,为档案提供权威背书;而林婉儿,则负责最后一步??找到赵承业晚年留下的私人笔记或忏悔录。
    根据公开资料,赵承业已于1998年病逝,葬于北京西山公墓。但林婉儿记得,佩佩曾提过一句:“父亲最后几年住在香山脚下,每天对着一面空墙写字。”
    她乔装成园林局工作人员,前往香山一处废弃疗养院调查。该院原为部级干部休养所,九十年代停用,现由某私人基金会接管修缮。她在档案室翻查值班日志时,发现一条记录:
    >**1997.03.15**
    >赵副部长独居期间,每日下午两点至四点,在3号楼东侧书房书写。禁止任何人进入。其秘书称,所写内容皆撕毁焚烧。
    然而,在清理地下室杂物时,她在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皮箱中发现了数十张未完全烧尽的纸片。经过拼接复原,竟是一份手写忏悔录残页:
    >“……我亲手批准了那些电击仪的采购合同,我以为是在‘治病救人’。直到女儿被送进去那天,我才明白,我们治的从来不是病,而是人性……
    >她看着我的眼神,不像女儿看父亲,像受害者看刽子手……
    >我试图救她出来,但他们告诉我,高层已有决议,不能放任‘思想毒瘤’扩散……
    >我老了,无力反抗。但愿将来有人能说出真相……
    >若有人问我罪责几何,请把我埋在无名碑下,让风吹走我的名字……”
    林婉儿跪在地上,将残页紧紧贴在胸口。
    这场悲剧的源头,竟是父女之间的对立与误解。而佩佩,承受了来自国家机器与亲生父亲的双重压迫,却依然选择以爱对抗仇恨,以记忆对抗遗忘。
    她带着残页返回广州,在“春风”小组协助下,完成了《沉默者档案》的最终版本。2024年4月27日??碧云岛康复中心成立五十一周年纪念日,全球三十家媒体同步发布了这份长达八十万字的史料汇编。
    文章一经发布,引发轩然大波。国内外学界震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要求中国政府作出回应,多家高校召开专题研讨会,纪录片团队开始筹备拍摄,民间自发组织起“0427记忆日”纪念活动。
    而在北京南锣鼓巷,那棵百年古槐下,一群年轻人点燃蜡烛,朗读着佩佩录音中的最后一句话:
    >“我们存在过,我们相爱过,我们反抗过。”
    林婉儿站在人群之外,默默注视。她没有上前自我介绍,也不需要被铭记。她知道,真正的胜利不是曝光,而是让沉默者的声音穿越时空,抵达自由的彼岸。
    一个月后,她收到一封来自台北的信。寄信人是一位年逾七旬的老护士,名叫吴桂芳,曾是碧云岛护理员。信中写道:
    >“我一直不敢说话,怕连累家人。但现在我老了,不怕了。
    >我亲眼见过你们中的很多人,被绑在椅子上哭喊,被灌药后抽搐,被逼着当众宣读‘悔过书’……
    >我偷偷记下了每个人的编号和真名。这里有136个人的完整名单,包括三位后来自杀的男同志,两位流产的女孩,还有一位怀孕八个月仍被强制电击的老师……
    >请替我把这些名字放进档案里。
    >让他们不再是Δ-0427,而是有血有肉的人。”
    林婉儿含泪读完,立即将新名单补录入数据库,并更新了自动发布系统。
    又过了半年,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宣布全面废止历史上一切基于性取向的精神疾病诊断标准,并对相关受害群体启动调研与关怀项目。虽未正式道歉,但这已是前所未有的突破。
    而林婉儿,选择了隐退。
    她在云南大理买下一间小书店,取名“春风书屋”。店内一角陈列着复制版《沉默者档案》,墙上挂着一幅手绘地图,标记着七处“0427网络”据点。每个来访者都可以免费领取一张书签,上面印着一行小字:
    >**“只要还有一个人记得,我们就没输。”**
    某个春夜,她坐在院中喝茶,抬头望见满天星河。手机轻轻震动,是一条匿名留言:
    >“谢谢你,完成了她的使命。”
    >
    >附件是一张泛黄照片:1975年的冬天,雪落无声,年轻的佩佩抱着一个襁褓中的婴儿,笑得温柔而坚定。背后写着一行小字:
    >**“晓月,妈妈的第一个春天。”**
    她放下手机,轻抚无名指上的金戒,低声呢喃:
    “佩佩,春风真的度过了玉门关。”
    远处,洱海波光粼粼,如同星辰坠落人间。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