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3章 敌人的手段太毒辣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大宝严肃的说道:“你详细的说一说。”
    话筒里,金海的声音依旧那么沉稳,
    “李华民,东瀛东京人氏,鬼子名叫松下平一郎,小道士叫伊藤泽野,他的家族在小鬼子那里非常显赫,而伊藤泽野是伊藤家族最纯正的血脉,
    您别看他的个子只有一米三四,可是他的年龄已经37岁了,他是伊藤家族继承人之一,
    根据我以前的了解,小鬼子对继承人,尤其是纯正的血脉非常重视,如果知道伊藤泽野被咱们给逮捕了,那么小鬼子肯定会派人来营救,
    槐花落在李振国的肩头,他轻轻拂去,目光投向远处。院子里,王秀兰正在晾晒新收的棉被,阳光洒在她的银发上,泛着柔和的光。林淑芬坐在石凳上翻阅一本地方志,神情专注。
    “老李,你瞧这上面说,榆社那边最近要修一座烈士纪念馆。”她忽然抬头说道,“说是要把赵明远的名字也刻上去。”
    李振国闻言,微微一怔,随即点了点头:“好啊,他是该被记住的。”
    王秀兰放下手中的活计,走过来坐下:“那你们要不要再去一趟?看看纪念馆怎么建的。”
    “我年纪大了,跑不动了。”李振国笑了笑,语气却带着几分遗憾,“不过,如果能有人替我去看看,我心里也踏实。”
    林淑芬合上书本,认真地说:“我可以去,顺便采访一下当地的老人们,把他们的回忆整理出来。”
    “那就辛苦你了。”李振国点头道。
    ……
    几天后,林淑芬再次踏上前往山西的列车。这次同行的还有一位年轻的历史学者,名叫陈文博,是文化部派来协助资料整理的年轻人。他在大学里专攻近现代史,对那段历史充满兴趣。
    火车缓缓驶出北京站,窗外的景色逐渐从高楼林立变为田野阡陌。陈文博望着窗外,忍不住感慨:“真是没想到,我能有机会亲身参与到这段历史的还原中。”
    林淑芬笑着看了他一眼:“你还年轻,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你能用你的笔,把真实的历史写下来。”
    “我会的。”陈文博郑重地点头。
    ……
    到达榆社后,他们受到了当地政府的热情接待。纪念馆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主体建筑依山而建,庄严肃穆。施工负责人是一位年过半百的本地人,听说他们是为赵明远而来,立刻热情地介绍起纪念馆的设计理念。
    “我们想把这里建成一个教育基地,让更多年轻人知道这些英雄的故事。”他说着,指着一块石碑,“这是专门给赵明远留的位置。”
    林淑芬看着那块尚未刻字的石碑,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她轻声问:“你们有没有找到他的亲人?”
    负责人摇头:“找了很久,只听说他有个妹妹嫁到了外地,但具体在哪里没人知道。”
    “也许……”陈文博忽然开口,“我们可以试着通过户籍系统查找。”
    林淑芬眼前一亮:“这个办法可行。”
    于是,他们在县档案馆里翻查了几日,终于找到了一份模糊的迁移记录??赵明远的妹妹当年确实嫁到了邻省的一个小镇。
    “既然来了,就顺道去看看吧。”林淑芬提议。
    ……
    几日后,他们来到了那个偏僻的小镇。这里的街道狭窄,房屋老旧,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柴火的味道。经过多方打听,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位姓赵的老人。
    “您认识赵明远吗?”林淑芬试探性地问道。
    老人一听这个名字,顿时激动起来:“那是我哥!他参军之后,就没再回来过……”
    林淑芬心头一热:“您还记得他的事吗?”
    “当然记得!”老人眼眶微红,“小时候家里穷,我哥为了供我读书,自己辍学去种地。后来他参军了,每年都会寄信回来。可是在1962年之后,信就断了……直到几年后,村里来人说他牺牲了。”
    陈文博在一旁认真地记录着每一个细节。
    “您愿意去榆社看看吗?”林淑芬问,“那里要给他立碑了。”
    老人沉默片刻,眼中泛起泪光:“我做梦都想回去看看他……可是我现在年纪大了,腿脚也不方便。”
    “没关系,我们会把照片带回来给您。”林淑芬温柔地说。
    ……
    回到榆社后,林淑芬将这段经历整理成一篇文章,发表在一份历史杂志上。文章一经刊出,便引起了广泛关注。许多读者留言表示感动,并希望能亲自去纪念馆悼念这位无名英雄。
    与此同时,李振国在北京家中听闻此事,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看来,赵明远的故事还没有结束。”他轻声道。
    王秀兰在他身旁坐下,握住他的手:“你这一生,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
    “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李振国淡淡一笑,“有些事,不说出来,就会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