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提出新社会契约理论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座灯火辉煌的城市。
    他的脑海中,闪过的是那些数据背后的故事:一个因失业而陷入绝望的工人,一家因技术竞争力不足而倒闭的公司,一群因资源匮乏而失去教育机会的孩子。
    “科技从来都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人类怎么使用它。”他低声自语,眼中闪过一抹坚定。
    “这一次,星联要做的不仅是技术的领跑者,更要成为社会变革的推动者。”
    窗外的灯光像星辰般闪烁,而李凡的目光,已经投向了更远的未来。
    几天后,国际峰会会场内座无虚席,来自全球各地的政府官员、科技巨头、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等人济济一堂。
    巨大的全息屏悬浮在舞台上方,展示着科技发展对社会各领域的深远影响。
    李凡站在舞台中央,身后的“星联”标志熠熠生辉。
    他环视会场,目光沉稳而有力。
    “各位,”李凡开口,声音低沉却穿透全场,“今天,我想谈一个问题——科技发展的速度,是否真的在为人类服务,还是在加剧社会的分化?”
    他一挥手,屏幕上出现了一组数据:全球科技行业利润增长曲线直冲云霄,而另一侧的收入分配曲线却缓缓下滑。
    紧接着,是一张世界地图,标注了不同国家,因技术失业导致的社会抗议点。
    “这不是未来,这是正在发生的现实。”李凡停顿了一下,声音变得更加沉重,“科技的红利,正在被极少数人掌控,而绝大多数人,甚至没有机会参与。”
    台下低声议论渐起。有人点头表示认同,也有人皱眉,显然对李凡的开场有所保留。
    “当然,”李凡语气一转,露出一抹淡笑。
    “我并不是在批评技术发展。相反,我为它感到骄傲。作为推动科技进步的一员,我比谁都清楚,它改变了世界。
    但问题是——改变的方向对吗?”
    他一挥手,屏幕切换到一张未来场景模拟图:自动化工厂完全取代人工操作,无数人站在失业线外;高科技教育资源被少数人垄断,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我们可以继续沉默,让这个方向继续下去。”李凡的声音压低,带着几分冷意。
    “但代价是,社会撕裂,信任瓦解,技术变成引发冲突的导火索。”
    他顿了顿,目光从台下每一个代表脸上扫过。
    “而另一条路,就是重新定义科技与社会的关系。今天,我想提出一个新理论——新社会契约理论。”
    这一提法,瞬间点燃了会场。
    “新社会契约?”一位欧洲经济学家低声重复,脸上写满了疑惑和警惕。
    另一位北美科技巨头的代表,直接坐直了身子,眼神中带着明显的不满。
    李凡仿佛没有注意到这些反应,他继续说道:“我们正在经历的是第四次工业革命,而社会资源分配的模式,却还停留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框架里。
    这种不匹配,是所有问题的根源。”
    他指着屏幕,语气坚定:“我的新社会契约理论,有三个核心主张——技术红利再分配、全民基础保障,以及科技推动教育变革。”
    “首先,技术红利再分配。”屏幕上切换到一个模拟场景:量子计算技术在医疗行业的应用,大幅降低了研发和诊疗成本。
    结果显示,更多人能以低成本享受高端医疗服务。
    “科技的本质是提升效率,而效率提升的红利,不能只流向企业和资本。”李凡看向台下。
    “我们需要建立机制,让这些红利,转化为普惠的基础服务,比如医疗、交通、公共资源的免费或低成本化。”
    台下有人点头,但也有人显得不以为然。
    “听起来很理想化。”一位北美代表抬起头,语气中带着不屑,“但企业怎么生存?这会直接打击市场经济的根基。”
    “您说得对,企业需要生存。”李凡笑了笑。
    “但如果市场经济,让99%的人对未来失去希望,那它的根基同样不稳。技术红利再分配,不是削弱市场,而是让它运行得更健康。”
    “第二,全民基础保障。”李凡一挥手,屏幕切换到另一组数据图:传统行业的就业岗位减少曲线,与AI替代工作的增长曲线形成鲜明对比。
    “科技正在替代人类的劳动,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他直视全场,语气变得更为有力。
    “但被替代的人,不应该被抛弃。每个人都有权利,分享到科技带来的财富。这就是基本保障金的意义。”
    “所以,你想让所有人靠发钱过日子?”另一位北美代表冷笑着质问。
    “当然不是‘发钱’。”李凡的语气中多了一丝锋利。
    “这是保障,而不是施舍。科技提升效率,我们拿出一部分效率收益,为因技术变革受到冲击的人提供安全网。
    这不仅是道德问题,更是稳定社会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