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够严谨,尤其是约束性条款和竞争规避机制,必须提前做好。”
“当然。”李凡点头,“江总,这方面就得靠你来把关了。”
“没问题。”江子胜一边点头一边在笔记本上飞快地记录。
杨庆华又开口了:“李总,那资金方面呢?这个计划一旦启动,投资规模可能是天文数字。咱们账上的现金流虽然健康,但也经不起大规模消耗啊。”
“资金的问题,我会让星联资本全力支持。另外,这种大项目,地方和国家层面肯定也会感兴趣。咱们只要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自然会有人愿意出资。”李凡轻描淡写地说道。
曲云山接过话头:“既然方向明确了,那我们是不是得先确定几个优先级?比如从哪一块环节开始补齐,或者哪几家合作伙伴先谈?”
李凡微微一笑:“曲总,你说得没错。既然是生态建设,就得有个清晰的优先级。”
“我的想法是,先抓封装和测试——这是我们现在最弱的环节,也是整个链条中最容易形成垄断的部分。只要封测环节能站稳脚跟,其他环节就好补了。”
会议接近尾声时,李凡看向众人,语气变得更轻松了一些:“各位,其实这个计划的核心,就一句话——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不能完全掌控,那就绑定别人,让他们和我们绑在一条船上。”
众人被这句话逗笑了,气氛也轻松了不少。
“好了,今天的会到此为止。具体的实施方案,各部门先回去细化,三天后拿初稿给我看。”
随着众人陆续离开,李凡站在空旷的会议室里,目光再次投向窗外。
深市的天际线上,云层渐渐散开,露出了一丝明亮的阳光。
“这是一场大棋局,”他低声自语,“而我们,是时候掌握棋盘了。”
李凡从会议室出来,直接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桌上已经摆好了云瑞昂提前准备的厚厚一摞材料,文件标题一个比一个霸气:
《全球芯片制造生态发展分析报告》
《国内封测能力与关键厂商评估》
《晶圆厂合作模式可行性研究》。
“看来,我的战斗还没结束啊。”李凡端起浓茶喝了一口,随即打开了第一份文件。
一天后,星联集团内部的一场闭门会议如约而至。
这次的阵容比上一场更精简,除了核心高管,还包括星联半导体部门的技术骨干和市场运营团队。
会议开始前,李凡看了一圈会议桌边的几位骨干,轻松地开了个玩笑:“诸位,今天这会可不是讨论怎么搞‘封神演义’,而是要研究‘封测演义’。”
“我知道有些人觉得芯片封装和测试听起来枯燥,没啥英雄气概,但我告诉你们,未来我们的命脉可能全靠这个。”
几人忍不住笑了出来,但眼里透着期待,显然都明白今天要讨论的内容非同小可。
屏幕再次亮起,李凡站起来,开门见山地提出他的核心策略:“我们需要一个清晰的目标和策略,那就是打造‘30-70’的芯片制造生态法则。”
“核心任务,30%由我们自家工厂完成,确保技术和工艺掌握在自己手中;剩下的70%,通过合作绑定,交给国内的晶圆厂和封测厂完成。”
他挥动激光笔,点着屏幕上的几个关键词:“注意,我用的是‘绑定’这个词,而不是简单的‘合作’。”
“为什么?因为单纯的合作靠利益驱动,一旦利益失衡,合作就变成了对立。而绑定则不同,是要把利益和风险捆绑在一起。”
曲云山点点头,接过话头:“李总,这个策略的方向没问题,但实现起来怕是没那么简单。”
“特别是封测厂,我们的技术输出如果不到位,别说绑定了,连基础的合作都难以维系。”
“没错,所以技术输出必须是个分层分步的过程。”李凡轻轻一拍桌子,语气变得严肃。
“我的设计是这样的:第一步,打基础;第二步,建标准;第三步,分红利。”
他指着屏幕上的图表,逐一解释。
第一步:打基础。
“打基础,就是我们先拿出一部分核心技术,开放给那些有潜力的合作伙伴。”李凡指着一份名单说道。
“这里列了国内几个有希望的晶圆厂和封测厂,比如华南的海光、长三角的通芯,这些企业虽然起步晚,但底子不错,技术改进的潜力很大。”
杨庆华皱了皱眉:“李总,您打算开放的核心技术,具体指哪些?这事要小心处理啊,毕竟我们的技术也不多。”
“庆华,这你放心。”李凡笑着摆了摆手,“开放的技术只限于中低端工艺,比如封装的多晶引线技术、基础测试设备的优化方案,这些都是通用型技术。”
“最关键的高端技术,比如我们的StarChip架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