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在半空中精确地移动着,抓起一块高强度的模块,将它缓缓安放到早已设计好的支架位置上。
模块与模块之间,通过高精度锁扣无缝对接,海面上腾起水雾,工地的轰鸣声与海浪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震撼的史诗感。
李凡站在观察台上,微微眯眼,目光随着机械臂的动作游走。
他的耳边,是方东河的实时汇报。
“支架第七段已完成组装,模块连接的误差,控制在0.02毫米以内。”方东河手里拿着一块平板,语速平稳。
“不过,湿度的问题,还在影响涂层的固化时间。”
“具体影响多大?”李凡问道,语气平静,眼神却不容忽视任何细节。
“大约延迟15%。虽然不致命,但可能会拉长第一阶段的工期。”方东河抬头,目光中透着一丝无奈。
李凡微微颔首,低头看了一眼手表,随后转身对身边的施工主管说道:“涂层的改良必须提上日程,尽快联系防护材料供应商,优化材料配方。
如果不行,现场调整固化设备的温度和湿度。”
“明白!”施工主管立刻点头,转身快速离开。
不远处,各国的工程团队,都正在紧张作业。
来自德国的技术专家,正调试一台新型的抗风涡轮设备,用以确保电梯支架在高风速下的稳定性。
而日本团队,则专注于测试防震结构中的动态感应器。
一位德国工程师满脸是汗,用英语对一旁的助手抱怨道:“湿气太重了,测试结果根本达不到实验室的精度。”
“试试加热处理。”李凡的声音突然在他们背后响起。
那位工程师愣了一下,转身看到李凡正站在身后,脸上挂着平和的笑容,但目光却带着强烈的专注。
“加热处理?”工程师稍显迟疑。
“湿度是我们最大的敌人。”李凡指了指不远处的施工设备。
“降低湿气影响的最简单方式,就是提高设备表面的温度,防止水分凝结。试试看,这个方案之前在涂层固化测试中也用过。”
德国工程师似乎被提醒到了什么,连连点头:“有道理,我马上试。”
李凡满意地拍了拍对方的肩膀,转身继续巡视。
他明白,这不仅仅是一场技术的较量,更是一次展示星联主导能力的机会。
每一个国家的团队都在观望,等待这场合作中的真正领导者,发出明确的信号。
海风渐渐加大,一些组装好的支架,开始在风中微微摇晃,引起了现场团队的紧张。
“风速超出预期,正在调整支撑点。”不远处,负责实时监控的技术员高声喊道。
“稳定住!”周汉祥一边盯着屏幕,一边喊道,“别让这风头压住了我们的士气。”
然而,刚稳定不久,又有新的问题出现。
一组用于连接模块的锁扣,出现了轻微的卡顿,导致模块在安装时延迟了数分钟。
这种小问题,虽然不至于影响整体进度,但却引发了部分团队的担忧。
“李总,这些小问题太烦人了。”周汉祥走到李凡身边,抱怨道,“看着不起眼,但搁这里,每一秒都跟钱挂钩。”
“问题不可怕。”李凡低头看着模块对接区域,淡淡说道,“可怕的是心态先乱。”
“那你说怎么办?”周汉祥摊手。
“盯紧细节,放宽视野。”李凡转头看向一旁的方东河,“老方,那边的支架稳定数据怎么样了?”
方东河快速扫了一眼屏幕,回答:“动态反馈良好,减震效果超出预期。这说明我们的设计是没问题的。”
“那就把这些数据传递给所有团队。”李凡转身吩咐,“让他们知道,支架稳得住,我们就稳得住。传递信心,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周汉祥愣了一下,忍不住笑了:“你这心理战术可以啊。”
“心理战术也是战术。”李凡笑了笑,转身走向另一片施工区。
下午,天空突然下起了小雨,整个工地笼罩在一层薄薄的雾气中。
然而,没有任何团队停止作业,每个人都在紧张地调整设备,确保进度。
“这场景真是壮观。”站在指挥台上的一位印尼官员感慨道,“你们星联,真是了不起。”
李凡站在一旁,双手插在口袋里,目光深邃。
他看着远处逐渐拔地而起的支架群,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感。
“这不仅仅是星联的成就。”他缓缓开口。
“这是人类对未来的一次尝试。我们站在这里,不是为了某一个国家或企业,而是为了证明——只要敢想,就能做到。”
印尼官员点点头,脸上浮现出一丝敬佩的神色。
夜幕降临,施工现场的灯光亮起,照亮了整个海域。
支架群在灯光中显得格外壮观,仿佛一座正在建造的星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