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捕捉小行星就地冶炼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的太空基地,此时正忙碌如同一个井然有序的机器。
    距离地球数千公里的轨道上,这座基地缓缓旋转,迎接新一轮的任务。
    在基地核心舱内,自动化冶炼设备发出低沉的轰鸣声。
    一条机械臂,精准地将小行星矿物放入冶炼舱,超高温的等离子火焰瞬间点燃,矿石分离的过程流畅而迅速。
    监控屏幕上,原材料的成分分析一目了然:镍、铁、铂族金属,这些关键资源被分门别类地装入特殊容器中,而废料则被压缩成无害颗粒,准备丢弃。
    负责设备运行的技术员,通过远程监控操控着这一切。
    虽然基地内无人驻守,但每一台设备都在高效运转,将星联的技术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李凡站在太空基地的主控中心,眼前的全息投影,展示着一个流线型的太空货运飞船。
    它的外壳经过特殊材料处理,能有效抵抗太空辐射和微小陨石的冲击。
    船身上,醒目的名字“星运三号”,让人不禁联想到地球上那些载满货物的运输巨轮。
    “‘星运’系统的设计目标,是为太空工业提供高效的物流解决方案。”李凡面向屏幕的众多联盟代表,语气从容而坚定。
    “它具备全自动轨道对接、模块化货仓以及精确的地面回收能力。每一趟运输,将把矿物资源安全、高效地送回地球。”
    一段演示动画随即播放。
    画面中,“星运三号”从基地装载完原材料后,轻松完成轨道对接,启动推进器,逐步驶向地球轨道。
    一种特殊的热防护舱,将货物安全送入大气层,最终被精准回收。
    “这套系统,意味着我们已经彻底打通了,从小行星采掘到地球交付的全产业链流程。”李凡说完,嘴角微微扬起,“资源的运输,不再是问题。”
    然而,星联的技术优势,引来了全球合作伙伴的关注,也引发了不小的矛盾。
    “李总,这套系统的效率无疑令人惊叹。”一位欧洲联盟的代表率先发言,语气中带着些许试探。
    “但运输任务的分配,是否有讨论空间?我们认为,联盟成员也应该获得使用‘星运’系统的权利。”
    “没错。”另一位美洲代表接过话茬,“在联盟的框架内,资源分配的公平性,是我们的核心关注点。希望星联能就这套系统的使用,做出更明确的说明。”
    李凡微微一笑,点了点头:“各位的关心我完全理解。但我必须强调,‘星运’系统是一项全新的技术,操作难度极高,标准化是保障效率的关键。
    如果每个国家都按照自己的规则参与操作,运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可能会受到影响。”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一位代表:“但这并不意味着星联拒绝合作。
    我们愿意与联盟成员共享运输成果,同时将部分运输任务进行外包,前提是遵循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流程。”
    会议室内的气氛陷入短暂的沉默。几位代表交换了眼神,显然李凡的话触及了关键点。
    “如果按照星联的标准进行操作,我们是否能参与任务分配的决策?”欧洲代表试探性地问。
    李凡略微思考了一下,点头回应:“联盟成员可以派遣技术团队,与星联共同制定任务分配规则。这是双赢的合作,我相信这对提升整体效率也有帮助。”
    经过短暂的讨论,代表们基本达成了一致,虽然仍有少数人抱有疑虑,但大多数合作方接受了这一解决方案。
    几小时后,第一批装载矿物的“星运三号”启动,缓缓驶离太空基地。
    李凡站在观测窗口,目送着这艘飞船远去。
    他的脑海中闪过无数的画面,从小行星的捕捉到矿物的冶炼,再到如今的运输体系,每一个环节,都仿佛一个精密的齿轮,推动着星联的太空工业不断向前。
    “这只是开始。”他轻声自语,目光坚定,“未来,整个小行星带,都将成为我们的资源基地。”
    窗外,地球的蓝色光辉与太空的深邃形成鲜明对比,预示着人类跨越资源限制的新时代正在展开。
    清晨,第一批从小行星采掘的金属矿物运回地球。
    这些原材料经过“星运”系统的精密运输,稳稳降落在星联的地面回收中心。
    巨大的封装舱打开,内部光泽耀眼的金属块,依次被机械臂转移到储存区。
    李凡站在现场,注视着这些沉甸甸的金属,仿佛看到了未来的星辰大海。
    “这里面有铂金、镍,还有高纯度的稀有金属。”方东河语气中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如果全部用于制造航天设备,我们的生产成本至少能降低30%。”
    “这不是重点。”李凡笑了笑,目光却更加深远,“重点是,这是第一步。小行星资源的开采,已经不再是科幻,而是现实。”
    这批矿物的回收,很快成为全球焦点,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