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头紧锁:“别扯了,这套动作效果太差,根本刺激不到深层肌肉。”
“这要是用在真宇航员身上,最多也就能练出个假人身材。”
话音刚落,实验室大门被推开,李凡快步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一份最新的测试报告。
他扫了一眼模拟舱,随手把报告拍在桌子上:“这就是你们忙了一周的成果?看着像太空版瑜伽教室,宇航员靠这个能练出啥?”
“李总,不是我们不努力,是物理条件太拉胯。”小赵摊手,“低重力环境就这德行,想在这种情况下模拟出地球重力,难度堪比让一个胖子减肥还不饿。”
李凡听了笑了笑:“既然这样,咱们就得换思路,别再围着传统重力补偿转了,试试动态干预。”
“动态干预?”方东河挑眉,“什么意思?”
李凡在白板上写下几个大字:医疗技术+机械刺激=动态适应舱。
他转身解释道:“与其强行模拟重力,不如直接作用在身体本身,用机械动态刺激肌肉和骨骼,配合医疗级生理监控,实现主动干预。这么干,效果可能会更好。”
实验室里安静了两秒,随后小赵第一个跳出来:“有点意思!用机械臂带动肌肉拉伸?像太空版按摩椅?”
“你这比喻太土了。”方东河忍不住吐槽,“不过这个思路,听起来比我们之前的那套靠谱。”
“对,动态适应是核心。”李凡点点头,“我们得研究一种既能保护肌肉骨骼,又能增强其强度的技术。”
两周后,第一版“低重力生理适应舱”终于完成了初步装配。
一台外形酷似小型太空舱的设备,被摆进了实验室中央,四周布满了机械臂和传感器,看上去科技感十足。
“大家准备好,我要启动了。”小赵站在控制台前,一脸紧张。
“来吧,今天就看看我们的‘太空健身教练’有多靠谱。”周汉祥凑过去,半开玩笑地说道。
设备启动,机械臂按照预设程序开始动作,模拟舱内的假人,也随之做出各种伸展、弯曲的动作。
起初一切正常,但一分钟后,屏幕上的生理数据突然暴跌,紧接着传感器发出刺耳的警报。
“糟了,模拟骨骼承受不住力了!”小赵喊了一声,连忙按下了暂停键。
舱内的机械臂停止了动作,而假人的“骨骼”已经在高强度拉伸下“崩溃”了。
实验室里一片沉默,只有警报的余音还在回荡。
“这......”小赵抓了抓头发,“这是不是相当于健身教练用力过猛,把学员练废了?”
“练废了还是轻的,再猛点人都废了。”方东河眉头紧锁,“核心问题在于,我们对人体在低重力环境下的极限,了解得还不够清楚。”
“看来得调整参数,同时强化生物数据的实时分析。”李凡平静地说道,“数据不够精准,设备再先进也是瞎折腾。”
为了攻克这个问题,研发团队决定引入人工智能模块。
通过“星联健康”的大数据平台,对模拟舱内的生理变化,进行实时监控和动态调整。
“小赵,这边力学数据上传了没?”方东河戴着耳机,一边盯着屏幕一边吼。
“上传了,但AI模型还需要时间训练!”小赵回了一句,语气急促。
与此同时,李凡站在团队中央,紧盯着每一个测试细节。
他突然说道:“模拟舱动作的强度范围再扩大10%,我们试试让AI动态调整应力分布,不能让单一部位承受过多。”
经过一次次尝试,新版“低重力生理适应舱”的效果逐渐提升。
在最后一次测试中,设备通过动态调整模拟重力刺激,不仅保护了假人的“骨骼”,还显著提高了肌肉强度数据。
当屏幕上的测试数据稳定在绿色区间时,实验室里终于爆发出一阵欢呼。
“成了!”小赵挥舞着手中的笔,“这波稳住了!”
方东河靠在椅子上,长舒一口气:“终于不用天天盯着假人练瑜伽了。”
李凡站在旁边,嘴角扬起一抹笑意:“这只是第一步。下一步,把这个设备用到实际环境中,我们的挑战才真正开始。”
实验室里的人安静下来,但每个人的眼中都带着兴奋与期待。
他们知道,这一次,他们又站在了技术的最前沿。
国家航天局,测试大厅。
巨大的测试大厅里,聚集了国家航天局的各级负责人和星联团队。
在中央位置,摆放着星联最新研发的“低重力生理适应舱”,其流线型设计和密布的机械臂看起来充满科技感,像是一件科幻电影中的道具。
“今天我们要展示的是最新研发成果——动态低重力生理适应舱。”方东河站在舱旁,语气平静中透着一丝自信。
“这套系统,不仅能降低骨质流失速度,还能通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