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纳米对准(13.6k)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现在,问题不再仅仅是与国内的合作,如何在全球范围内保持技术的领先,如何独立自主地解决我们面临的技术难题,这才是最关键的。”
    周汉祥作为公司运营的首席运营官,最清楚市场的动态:“李总,您说得对。”
    “依靠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力量,虽然能在短期内取得一定突破,但从长远来看,单纯的技术共享模式,远远不足以保证我们长期的竞争力。”
    “如果不加大自主研发投入,最终可能会被一些具有强大研发能力的国际竞争对手赶超。”
    李凡看着桌上的几份报告,目光微微沉思:“我理解大家的观点。我们不可能一味依赖外部力量,最终的核心竞争力,一定要建立在自己的技术积累上。”
    “所以,接下来,我计划成立一个专门的半导体研发中心,全面提升我们在核心技术上的掌控力。”
    方东河作为公司首席技术官,面色凝重:“李总,半导体研发的难度与成本都是巨大的。如果要进行自主研发,我们不仅要在技术上做到领先,资金和设备的投入也要匹配。”
    “而且,全球的半导体技术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我们可能需要投入更长的时间和更多的资源,才能追赶上国际领先水平。”
    李凡微笑着点了点头:“我明白,东河。你说得对,技术创新不仅需要时间,也需要相应的资源。”
    “但目前国内在某些领域的基础研究还相对薄弱,尤其是在10nm及以下制程的关键技术上,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不小的差距。”
    “所以,我认为,我们的策略应该是双管齐下:一方面继续深化与国内科研院所的合作,另一方面加大投入,逐步积累自主研发的能力,尽可能减少对外部力量的依赖。”
    李凡的话语充满了自信与远见,他继续补充道:“我们可以通过与国内高校的合作,尽早获得一些关键技术的研究成果,进入市场后争取尽快实现技术转化。”
    “同时加强自身研发团队的建设,逐步摸索出适合星联的研发路径。”
    “最终目标,就是打造一个既能合作、又能独立创新的科研体系。”
    “那我们如何在短期内加大研发力度呢?”江子胜提出了一个实际的问题:“我们现有的技术团队,是否足够支撑起更大规模的研发需求?”
    “如果要自主研发,我们可能需要继续从全球范围内,吸引更多的顶尖人才。”
    李凡微微一笑:“正是这样,所以我计划在全球范围内,继续招聘一批顶尖的半导体技术专家和工程师,不仅是国内,也要争取从国际上引进更高水平的科研人才。”
    “通过这样的方式,再结合我们‘星联半导体’已有的技术力量,做到这件事情,其实也不是一件难事。”
    “而且,我们要加强对内部团队的培养,推动现有团队成员不断进步,形成技术上的良性循环。”
    “如果要建立一个全球顶尖的研发中心,我们的资金和设施是否准备好了?”周汉祥补充道。
    “自主研发的投入是巨大的,短期内我们可能会面临不少资金压力。”
    李凡点了点头:“这个问题我早有考虑。我们可以通过星联资本进行资金调配,同时寻求与其他科技企业的战略合作,通过合作研发的方式分摊一部分成本。”
    “当然,研发中心的资金,也可以通过未来的资本市场融资解决。”
    方东河听后深深点了点头:“这也是我们前期研究所需要解决的技术壁垒。”
    “我们在设备的选择上,必须做到尽可能高效且精确,确保每一项技术研究,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支持。”
    “没错,东河,”李凡继续补充,“目前我们在设备方面的投入还不够,我们还需要持续加大力度。技术的突破,离不开强大的硬件支持。”
    “而且我们集团现在已经如此庞大了,赚取的利润也是越来越多,现金流越来越庞大,持续投入更多资金到这个方面,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钱再多,不转换为资源和实力,也就是一堆数字罢了。”
    方东河转身看向李凡:“李总,我支持你的观点。”
    “未来三到五年,星联的半导体产业将不仅仅是一个跟随者,更要成为引领者。无论是从技术深度还是市场份额,我们都要有更大的抱负。”
    李凡点头:“我们要在10nm,甚至更先进的制程技术上取得突破,要做的不仅仅是追赶,更要超越。”
    “我相信,星联的研发中心,除了在其它的行业领域,在半导体领域,也将成为全球半导体技术创新的重要引擎。”
    接下来的讨论持续了几个小时,大家在李凡的引领下,探讨了如何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半导体领域的竞争力,如何逐步推进自主研发体系的建设,如何通过合作与研发的结合,既不失灵活性,又保持前瞻性。
    会议结束时,李凡站起来,环视全场,缓缓说道:“各位,今天我们已经确定了未来几年内的发展方向。”
    “我们将在短期内,加快技术突破的步伐,通过自主研发不断积累技术成果,最终将星联打造为全球半导体领域的领军企业。”
    “这是一条充满挑战的路,但我相信,星联的团队有足够的能力,去迎接这些挑战。”
    随着李凡的话语落下,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在每一个与会者的眼中,都闪烁着自信的光芒,而这一切,也都来自于,过去在李凡的领导下,星联所克服的种种困难和取得的所有成就,一同积攒下来的强大信心和底气。
    虽然前方的道路充满不确定性,但此刻,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对突破极限的强烈渴望。
    李凡走出会议室,深吸一口气,透过落地窗俯瞰着整个深市的繁华景象。
    他知道,未来的竞争,已经越来越变成不再是局部的战斗,而是全球性的角逐。
    星联要走的,正是一条从技术到资本,从自主研发到国际化战略的全新道路。
    “我们一定要超越,绝不止步。”李凡低声自语。
    外面的夜色逐渐深沉,而他的心中,早已规划好了下一步的征程。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