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纳米对准(13.6k)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眼中露出赞许的神色:“你还真是先知型的存在,居然能预见到这个技术瓶颈的到来。不得不说,这一份报告看上去确实很有潜力。”
    “嗯,技术的瓶颈是可以看到的,只要把握住了方向,就能够找到突破口。”李凡轻声说道。
    “不过,除了和高校的合作外,我还得联系一些国外的技术专家,争取借鉴一下他们的经验,避免走弯路。”
    周汉祥笑了笑:“看来,接下来的日子,你得忙得不可开交了。”
    李凡微微一笑:“忙起来是好事,至少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当天晚上,李凡安排了一次高层会议,邀请了星联集团的各个部门负责人,和周汉祥、方东河等管理层一同商讨项目细节。
    大家聚集在星联集团的大会议室中,李凡站在会议室的讲台上,声音清晰地传遍整个房间。
    “各位,今天召集大家过来,是想与大家分享一个关于未来芯片技术的项目构想。”李凡简洁明了地说道。
    “我们都知道,10nm芯片的量产,是未来芯片产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然而,在实际的制造过程中,对准精度问题成为了制约整个技术进展的关键因素。”
    “基于这个问题,我提出了一个科研合作项目的构想,计划联合国内外的高校和科研机构,成立一个专门的科研小组,共同攻克这一技术难题。”
    会议室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被李凡的构想吸引了过来。
    周汉祥接着说道:“这个项目的关键在于如何协调各方力量,以及如何合理分配技术和资源。”
    “李总已经考虑到了这些问题,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何保证项目高效进行,依然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
    方东河则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这个项目具有巨大的潜力,但也有不少挑战。”
    “首先,在合作过程中,我们需要非常明确的目标和时间表,确保各方都能按时完成任务。”
    “其次,如何确保合作的公平性,尤其是在利益分配上,必须要有一个透明的机制。”
    李凡点点头:“方总说得对。合作的成功,不仅仅依赖于技术的进展,更依赖于管理机制的完善。”
    “我打算成立一个专门的项目组,负责监督整个合作的进展,确保每一项任务都能有序推进。”
    ‘同时,项目的利益分配,将根据各方的贡献度来进行调整,确保公平。’
    乔鸣夏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在人员配置方面,我们应该派遣一些星联集团的核心技术人员和项目经理,确保在关键环节上不会出现差错。”
    “毕竟,这个项目涉及的技术难度较大,我们需要确保资源的高效利用。”
    李凡点点头:“我会亲自参与进来,和大家一起推动这个项目。”
    随着会议的深入,大家逐渐明确了科研合作的框架与执行细节,项目逐步成型。
    李凡感到一丝轻松,心中更是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项目启动后,李凡开始与国内外的科研单位,进行积极的联系和谈判。
    通过几轮磋商,最终确定了参与的主要高校和科研机构,并且与他们签订了初步的合作协议。
    通过这次科研项目,李凡不仅希望能够攻克芯片技术上的瓶颈,更希望借此机会,推动国内半导体产业的整体进步,为未来的10nm芯片量产铺平道路。
    几天后,李凡的办公室里又迎来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江子胜,星联集团的法务副总裁。
    星联到了现如今的规模程度,江子胜的角色也变得愈发重要,尤其是在与外部机构和高校合作时,法律方面的审查和协议签订,都变得尤为关键。
    “李总,您今天的行程安排好像挺满的。”江子胜一进门,便开门见山。
    李凡放下手中的文件,笑着点点头:“是啊,今天要和几家高校的代表见面,讨论一下合作细节。”
    “你觉得,关于技术共享这一点,能不能在协议里划清界限,避免后续纠纷?”
    江子胜轻轻推了推眼镜,思索了一下:“技术共享的问题确实需要特别注意。”
    “如果涉及到核心技术的开发,最好设定一个严格的技术保密条款,并且在每一项技术成果上,标明参与方的权利与义务。”
    “此外,涉及到成果转化的部分,我们可以考虑先由星联独立申请专利,然后在一定期限内,授权其他参与方使用,确保公司在技术产权上的主导地位。”
    李凡沉吟片刻,赞同地说道:“嗯,你说得对。我们的技术优势不能轻易放弃,尤其是未来芯片的核心技术。”
    “如果有外部企业或机构,在某些领域取得了突破,但这些技术尚未完全公开,那我们就得更加谨慎,确保不被竞争对手轻易借力。”
    “完全同意。”江子胜接着说道,“不过,我觉得不必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