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计量检测(12.6k)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计划。
    “李总,项目的第一阶段已经接近尾声,”汪怀君开门见山,“接下来,我们的任务是将这些技术成果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尤其是在生产过程中实现技术与市场需求的对接。”
    李凡点了点头:“我明白。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稳步推进,确保技术的可行性与商业化的转化。同时,我们还需要关注市场的反应,特别是对量子技术的接受度。”
    汪怀君随即提到了一个关键点:“目前,国内的半导体产业发展较快,但仍然受限于一些技术瓶颈,如果我们能够率先突破量子技术在精密计量领域的应用,将大大提升星联在全球半导体产业中的竞争力。”
    李凡沉思片刻,露出一丝微笑:“既然如此,我们不妨走得更远些,主动出击,将技术推广到海外市场。不仅仅是技术合作,更多的是品牌的塑造和市场的占领。”
    “海外市场?”汪怀君略显惊讶,“目前我们的量子技术仍处于实验阶段,能否具备足够的国际竞争力,还有待验证。”
    “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提早布局,抢占先机。”李凡的语气变得更加坚定。
    “现在是信息时代,技术进步的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快。只有主动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这一番话,让汪怀君不禁心生敬佩,他深知李凡对市场的敏锐度和前瞻性。汪怀君立刻开始规划如何通过合作与推广,最大化量子传感器的应用场景与影响力。
    “那我们就从量产验证开始,逐步推动量子传感器的国际化。”汪怀君最终决定,“接下来,我会组织团队继续攻关,争取在技术上实现更大的突破。”
    “好,”李凡点点头,目光坚定,“那么我们接下来的工作,不仅是攻克技术难关,更要思考如何借助这些技术,把星联的品牌继续打响,让它成为行业内的标杆。”
    接下来的几个月,汪怀君带领的技术团队,朝着量子传感器的量产验证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随着量子传感器稳定性问题的逐步解决,汪怀君决定开始进行小规模的量产验证,测试不同生产条件下的技术表现。
    同时,李凡也在国际市场上,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接触,力求在量产技术稳定后,能够迅速展开全球市场的推广。
    这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
    在未来的日子里,星联半导体将面对更多的技术难题,也将迎接更大的市场机遇。
    而无论是技术的攻坚,还是市场的开拓,李凡、汪怀君、方东河等人都深知,这场竞争,可以说才刚刚拉开序幕。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