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制造升级(14k)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时,在星联的实验室里,技术团队正在加紧实验,空气中弥漫着紧张而又充满活力的气氛。
    薄膜沉积组与纳米掺杂组的成员,早已经熟悉了彼此的步调和节奏,他们之间的协作越来越默契,互相配合,像是连成了一股绵密的力量。
    “你确定这个反应条件,能稳定住薄膜的质量?”方东河站在实验台前,盯着显示屏上的数据,眼中闪烁着一丝怀疑。
    他已经连续工作了十二个小时,眼皮开始打架,但他知道,这个时刻关乎着星联未来的技术成败。
    汪怀君站在他旁边,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修改着实验参数:“我认为可以。根据我们上次的实验结果,这个温度和气体流量的组合,在初步的实验中已经有所突破。”
    “我相信,接下来的数据会给我们带来惊喜。”
    方东河摇了摇头:“希望如此,毕竟这不是一般的薄膜。10nm的节点,薄膜的均匀性与精度决定了整个芯片的性能,哪怕是微小的误差,也会导致芯片性能的下降,甚至完全失效。”
    汪怀君一边调整着设备,一边微笑道:“放心吧,技术人员是最能顶住压力的。我们已经做了几轮尝试,现在是时候拿出好结果了。”
    “行,给我结果,我不信这次还能失败。”方东河语气一沉,眼神坚定。
    实验室的灯光在深夜里依旧明亮,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字,似乎在告诉他们:每一秒钟都在逼近成功。
    随着反应结束的声音传来,汪怀君迅速按下确认键,数据开始被记录下来。
    “看,这次稳定了。”汪怀君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薄膜的厚度误差控制在了0.2nm以内,已经达到了我们设定的目标。”
    方东河立刻凑上前,凝视着屏幕上的数据,眉头微微一挑:“这次的结果比预期还要好,继续保持。”
    在另一个实验室,纳米掺杂小组的气氛同样紧张。
    这里正在进行的,是纳米级精度的掺杂技术实验。
    为了精确调控晶体管的导电性和阈值电压,李凡要求他们使用原子级的掺杂方法来达到目标节点的精度。
    曲云山站在掺杂设备旁边,凝视着显示屏上逐渐成型的数据。
    “这个设备的反应速度,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毕竟我们所控制的每一层掺杂材料,都直接关系到晶体管的性能。”他的声音低沉,却充满了专注。
    “曲总,掺杂精度已经接近设计要求,只差最后的调节。”一名年轻的工程师拿着一份实验报告走了过来,神色稍显紧张。
    “但我们注意到,在某些条件下,掺杂深度控制不够精确,有时候出现了小范围的过掺杂现象。”
    曲云山皱了皱眉:“过掺杂?这会直接影响电流通道的性能,得立马解决。继续实验,但要小心控制。我们必须避免这种误差。”
    “我知道了,曲总。”工程师点点头,随即开始调整设备参数。
    随着实验继续,数据逐渐趋向理想状态。
    曲云山终于松了一口气:“终于接近了,掺杂的均匀性和精度达到要求了。下次调整完设备后,我们就能进行更为严格的测试。”
    “太好了。”另一位工程师也放下心中的大石,“这次不只是精度达标,连速度也大幅提升,原本的反应时间缩短了不少。”
    曲云山点了点头,语气变得更加坚定:“我们离目标越来越近了,接下来,按照新的数据进行大规模实验,确保每一项技术都能完全稳定。”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实验逐渐进入了关键的收官阶段。
    李凡知道,这个阶段的技术验证至关重要,一旦验证成功,星联就能真正迈进10nm制程的大门。
    而这个过程,也象征着他们技术攻关的成功。
    “东河、怀君,情况如何?”李凡的电话,再次打到了汪怀君和方东河手上。
    他的语气虽然依旧稳重,但其中却透着一丝不容忽视的紧张感。
    “李总,薄膜沉积已经基本稳定,下一步我们将进行大规模测试,确保每一片薄膜的均匀性。”汪怀君的声音在电话那头响起。
    “纳米掺杂技术也正在做最后的调整。我们预计,整个测试将在三天内完成,最终结果会在五天内提交。”
    李凡轻轻叹了口气:“你们做得很好,剩下的就是稳定输出和严格控制。加油,别有任何松懈。”
    “放心,李总。”汪怀君语气坚决,“我们已经克服了最难的一部分,接下来的实验只会更顺利。”
    挂掉电话后,李凡沉思了一会儿,随即站起身,朝着实验室走去。
    他知道,自己无法停下脚步,因为每一步都决定着星联的未来。
    在星联,技术攻关的脚步已经越来越快。
    每一项实验、每一份数据都在不断证明,他们离10nm节点的目标越来越近。
    而这一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