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婉清没错,雅馨有理(4.2k)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林正神色有些严肃:“大家说的都没错,但文化传播可不是单向输出。”
    “东南亚这些国家,虽然对汉家文化感兴趣,但他们的本土文化特色也很鲜明。”
    “如果我们一味地强调‘输出’,很可能会被误解为文化侵略。”
    这话让会议室的气氛稍稍一滞。
    苏婉清皱眉:“林总,您是觉得,我们应该更注重双方的文化平衡?”
    “没错。”林正继续说道,“越南和马来西亚,对东大文化的认可确实很高,但他们也很在意自己的文化独立性。”
    “我们不能用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去传播我们的文化,而是要找到一个平等合作的方式。”
    李凡抬手示意大家安静,开口说道:“林总说得有道理。”
    “文化传播的核心,不是说教,而是互相吸引。我们可以提供平台,让双方的文化碰撞、融合,而不是单方面灌输。”
    “星语本来就是个工具,工具的目的是连接,而不是控制。”
    这话一出,林正点了点头,苏婉清也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
    “苏总,接下来,你们文化事务团队要试着推动几个项目。”
    李凡环视会议室,语气从容又带着几分果决:“第一,和东南亚的高校合作,建立一个在线文化交流平台。”
    “他们可以展示本国的文化特色,我们也可以输出汉家文化的精华。双向互动,才能让影响力最大化。”
    苏婉清立刻点头:“明白,李总,这个我们可以通过星语的子模块实现。”
    “第二,”李凡转向林正,“我们可以试着邀请一些,东南亚国家的文化代表团来东大,举办一些线下的文化交流活动。”
    “线上内容打基础,线下活动建信任。”
    “毕竟,感情是通过面对面的接触建立起来的。”
    林正笑了:“这倒是个好主意。我可以联系东南亚的合作伙伴,看他们有没有兴趣。”
    “第三,”李凡微微一笑,“把短视频和课程继续做下去,但要更注重质量和深度。”
    “做点真正让人记住的内容,而不是简单的‘唐诗梗’或者‘书法秀’。”
    “文化是有厚度的,我们要让星联的输出内容,更有含金量。”
    苏婉清露出欣慰的笑容:“好的,李总,我们一定做到。”
    会议结束时,李凡站在窗前,远眺着城市的天际线,语气带着一丝感慨:“各位,汉家文化的影响力,不是靠强推,而是靠吸引。”
    “星联,不只是科技和经济的桥梁,更是文化的桥梁。这才是我们真正的软实力。”
    他的这番话,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陷入了思索。
    他们明白,属于汉家文化的春风,正在星联集团的推动下,吹向更广阔的天地。
    几天后,星联总部的某个国际会议厅内,一场别开生面的跨国会谈正在进行。
    东南亚几个国家的政府代表齐聚一堂,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微笑,却藏着各自的心思。
    会议桌的中央,是一块巨大的全息投影屏,上面展示着星联在东南亚推动的多个经济合作项目。
    李凡随意地靠在椅子上,目光从屏幕掠过,语气轻松:“各位,这些项目,是我们过去几十年间,与大家共同合作的成果。”
    “下一步,我们希望能在合作中,融入更多创新元素,让经济合作不仅有科技,更有文化的温度。”
    刚一开场,越南代表阮诚便笑着说道:“李总,您提到创新,我想这正是我们最看重的地方。”
    “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关注东大的发展,尤其是你们成功结合了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这种融合非常值得学习。”
    一旁的马来西亚代表林志文点头附和:“是的,我们访问东大后发现,像钱塘这样的智能城市,不仅在科技上遥遥领先,建筑风格中,也融入了很多传统文化元素。”
    “比如园林、飞檐,这样的城市设计不仅高效,还特别有辨识度。”
    听到这里,菲律宾代表阿尔弗雷德,也忍不住插话:“没错!其实我们也希望在智能城市建设中,加入一些本国的传统元素,但苦于缺乏整合能力。”
    “这方面,东大模式确实值得我们参考。”
    李凡听着几人的发言,嘴角微微上扬,轻轻敲了敲桌子:“各位对东大模式的评价让我很高兴。”
    “但说到文化融合,我们的核心理念很简单——‘让现代技术,为传统文化赋能’。”
    “无论是城市设计,还是经济发展,我们强调的是传承与创新的结合。”
    “您这句话真好!”阮诚眼前一亮,“李总,您说得对,这就是我们需要的思路。”
    “但我还有一个问题,比如在智能城市中,融入中式设计的理念,具体能体现在哪些地方?”
    李凡从容一笑,打开全息屏幕,调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