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亚洲联合芯片研究基金(4k)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以优先享受芯片技术的本地化生产优势。”
    “而更重要的是——标准的制定权。这个权力,西方国家从未真正给过我们。”
    此话一出,会议室的气氛微微一滞。
    会谈休息时,曲云山凑到李凡耳边:“李总,他们还在犹豫。日韩对技术自主性要求高,不会轻易妥协。”
    “那就让他们看到更大的诱惑。”李凡轻声说,眼中闪过一抹锐利。
    休息结束后,李凡重新回到会场。
    他拿出一份文件,递给在座的几位代表。
    “这是一项提案。”他说,语气中带着几分坚定。“我们愿意在日韩两国,建立联合研发中心,技术共享,利益共担。”
    “这不仅是基金的一部分,也是对两国技术自主性的尊重。”
    日本的高管皱眉:“联合研发?这听起来像是我们为星联打工。”
    “恰恰相反。”李凡笑着摇头,“这是一种双赢。研发中心会由双方共同管理,技术突破将是双方的成果。”
    “同时,芯片基金将为两国的本地产业带来更多机会。”
    台下一片低声讨论。
    会后,日韩的高层代表,分别私下找到了李凡。
    “李总,这项提案对我们来说,确实有吸引力,但我们需要更多时间考虑。”韩国代表开门见山。
    “时间是可以给的,但市场不会等。”李凡语气温和,却不失力度。
    “2纳米芯片的技术窗口期很短,如果错过了这次机会,下一次可能是五年后,甚至十年后。”
    日本代表则更直接:“我们希望能够确保标准制定中,有更大的话语权。”
    “这是合作的前提。”李凡坚定地说,“只要加入基金,你们将是标准的共同制定者。”
    几天后,日韩正式宣布,加入“亚洲联合芯片研究基金”的消息在全球发布。
    “日韩的加入,不仅是对基金的认可,也是对亚洲芯片技术未来的信任。”李凡在新闻发布会上说道,神情自信。
    消息一出,国际舆论瞬间沸腾。
    “星联又下一城!”
    “日韩的支持,让亚洲芯片基金更具分量!”
    “西方国家该紧张了。”
    站在发布会的后台,曲云山低声对李凡说:“这次算是漂亮的一仗。”
    “漂亮是暂时的。”李凡目光深邃,“接下来,还有更难的仗要打。”
    窗外,夜色渐浓,首尔的城市灯光,如银河般璀璨,而星联的征程,才刚刚开始。
    几天后,德里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但会议室里的气氛,却像凉爽的微风。
    李凡端着一杯印度红茶,环视四周,南亚联盟几国的代表正低声交流,桌面上摆满了资料。
    “李总,”印度的经济部长笑着开口,“我们一直在关注星联的动向。”
    “芯片基金的确是个好主意,但南亚的工业基础您也知道,短期内实现芯片生产恐怕有难度吧?”
    “部长先生,的确存在挑战。”李凡放下茶杯,语气笃定。
    “但挑战,正是我们合作的意义所在。星联的目标,不只是输出技术,而是帮助合作伙伴建立自己的技术体系。”
    他说着打开一份方案,将几张文件递给对面的代表。
    “这里有我们为南亚地区,量身定制的三阶段计划。”他继续说道。
    “第一步,人才培养。我们将在当地设立芯片技术培训中心,为各国培养技术骨干。”
    “第二步,技术转移。通过合作项目,帮助南亚建立自己的研发团队。”
    “第三步,启动试点项目,逐步构建本地半导体生态链。”
    巴基斯坦代表推了推眼镜,语气中带着几分质疑:“听起来很理想化,但我们如何确保利益分配公平?”
    “毕竟,我们的基础设施落后,能否承担这样的投资?”
    “这正是芯片基金的价值所在。”李凡微微一笑,“我们将以联盟的形式,提供资金支持。”
    “而且,我们星联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股权,更多收益将返还给当地政府和企业。这是一场共赢的合作。”
    休息时间,曲云山走到李凡身旁,低声说:“他们看起来有些犹豫,尤其是印度方面。看来,南亚的局面比日韩复杂多了。”
    “复杂才有价值。”李凡淡淡地笑了笑。
    “简单的事情,留给别人去做。关键是,我们要给他们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
    曲云山点头:“你的意思是加大筹码?”
    “不,展示成果。”李凡语气坚定,“用事实说话。”
    下午的会谈中,李凡的团队展示了一段模拟视频:一座虚拟的南亚芯片产业园从无到有,生产线逐步成型,各国之间的资源协调高效运作。
    视频配以数据分析,清晰地展示了项目带来的就业增长和经济效益。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