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主导区域整合的走向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沉稳,“这是我们星联自主研发的通讯协议。”
    “它的优势,不仅在于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还能兼容现有的设备,降低转型难度。”
    他按下遥控器,屏幕上跳出一组数据对比图。
    “目前,使用传统协议的网络延迟平均在50毫秒,而我们的协议,可以将这个时间缩短到10毫秒以下。”
    一位越南代表挑眉,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听起来不错,但这些技术对我们来说太先进了。万一无法落地,岂不是浪费?”
    李凡笑了笑:“越是先进的技术,越能带来真正的价值。”
    “更何况,我们提供的不仅是技术,还有完整的实施方案,包括后续的运维支持。”
    泰国的代表皱眉:“那费用呢?标准化后,是否意味着我们需要支付更多的授权费?”
    “并不会。”李凡答得干脆,“星联并不打算将这项技术变成垄断工具。”
    “相反,我们希望通过合作,让技术普及,提升整个联盟的通讯水平。”
    这番话让会议室的气氛稍稍缓和。
    但是,在谈判过程中,分歧仍在不断浮现。
    “通讯技术标准化后,我们的市场自由度会受到影响。”越南的代表坚持自己的观点。
    “各项合作的主导权,必须明确归属。”新加坡代表直言不讳。
    面对种种疑虑,李凡始终保持冷静,用数据和方案一步步瓦解对方的顾虑。
    “标准化,并不等于丧失自由。”他对越南代表说,“相反,它为我们创造了更大的空间,提升了竞争力。”
    “主导权,应该归属于所有合作方。”他对新加坡代表说道,“星联的目标,是让每个国家都能从中受益。”
    经过连续三天的商谈之后,最终彼此多方,达成了相关的共识。
    东南亚国家同意采用星联的通讯协议,启动网络升级试点。
    西亚国家,则确认加入绿色能源与智能电网项目,相关协议将在未来几周内签署。
    离开会议中心时,曲云山一脸兴奋:“李总,这绝对是个大突破。”
    “突破是好事,但后续更重要。”李凡眯着眼,目光深远,“联盟内部的技术绑定,还远远不够稳固。”
    窗外,夜空星光璀璨,而李凡的脑海中,已经开始构思下一步的布局。
    东南亚湿润的热带风,和西亚干燥的沙漠风,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气息,此刻似乎共同汇聚在星联总部的会议室内。
    李凡站在巨大的屏幕前,目光沉稳,身后是一众核心团队成员。
    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汇总着最近的合作进展:
    通讯协议:越南、泰国和新加坡等10个国家的网络升级试点正式启动。
    能源计划:沙特和阿联酋的绿色能源项目,完成初步签约。
    医疗技术:印度的智能诊疗平台,完成技术测试,预计三个月后上线。
    “各位,”李凡环顾四周,语气坚定,“技术绑定的第一阶段,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但这只是一个开始。”
    周汉祥笑道:“李总,这成绩够炫了。联盟内不少国家的代表,都夸咱们是‘技术大厨’,每道菜都特别下饭。”
    众人哄笑,紧张的气氛缓和了几分。
    李凡微微一笑,指了指屏幕上最后一行文字:‘亚洲联合创新计划’(AsiaUnitedInnovationInitiative,简称AUII)。
    “这是我们未来几年的重点。”他加重了语气,“联盟不仅要技术共享,还要共同创新。”
    “这个计划,就是为了让联盟内的每一个国家,都成为技术创新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
    方东河推了推眼镜,点头道:“让技术普惠,而非技术掠夺。这个方向没问题。”
    “但统一技术标准的制定,会不会引发新的矛盾?”
    李凡沉吟片刻,抬起头说道:“矛盾是难免的,但统一标准,是唯一的解决之道。”
    “否则,联盟内各自为战,只会给西方国家可乘之机。”
    曲云山端起咖啡,笑道:“李总,听你这话,感觉像是在开国会。”
    “这么大的局,咱们可别摊子铺太大,最后顾不过来。”
    “所以我们需要细化执行。”李凡语气从容,目光却锐利。
    “在每个领域,都必须有明确的负责人、时间表和成果指标。”
    “不能只谈理想,不见行动。”
    几天后,星联总部的内网论坛上,一篇题为《亚洲技术未来与星联的使命》的文章迅速登上热搜。
    这是李凡亲自撰写的内部信,简洁而直白:
    “我们不是单纯的技术输出者,更是规则的制定者。”
    “规则,不是写在纸上的游戏,而是通过行动确立的事实。”
    这篇文章引发了大量讨论,员工们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