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咔啪。”
柴火灶旁,曹爽将一根木头折断,填进了灶里,火没着起来,他却没发现,只是目光怔怔地盯着被烟气熏黑的灶台壁。
他好像从上面看到了某个假小子的笑脸轮廓。
曹爽出神地看着,看着,...
白颂哲挂断电话,眉头微皱。张志胜靠在沙发上揉着脚踝,抬头看他:“怎么了?”
“派出所打来的。”他声音压得低,“说夏一碗面的老店被人举报了,涉嫌无证经营,现在人被带走了。”
“什么?!”张志胜猛地坐直,顾不得脚疼,“谁报的?怎么会这样?”
白颂哲没说话,只是盯着手机屏幕,眼神冷了下来。他知道是谁干的??陆家那几个老东西,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让他安安稳稳地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
他站起身,将外套披在张志胜肩上:“走,去警局。”
“可你现在身份敏感……”
“正因为身份敏感,我才不能躲。”他低头看她一眼,语气坚定,“那是我妈留下的店,也是我最后一点念想。他们想踩着它立威,门都没有。”
夜风凛冽,城市灯火如星河倾泻。两人并肩走出公司大楼,陆远秋站在窗前望着他们的背影,手指轻轻敲击桌面。七伯不知何时出现在门口,低声问:“要拦吗?”
“不用。”陆远秋淡淡道,“让他去。越热闹越好。”
警局里,老宋见到白颂哲时叹了口气:“小哲,你来得正好。举报人是市场监管局的临时巡查组,手续齐全,我们也没办法直接放人。但老太太情绪不太稳定,一直喊腰疼。”
“我奶奶?”白颂哲瞳孔一缩,“她也在?”
“嗯,死活不肯松口说是你安排的,说是自己租的店面,营业执照正在补办。”老宋摇头,“她是真把你护到底了。”
审讯室外,白颂哲推门而入。昏黄灯光下,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妇人蜷坐在椅子上,右手紧紧按着腰部,脸色苍白。
“奶奶!”他快步上前跪在她面前,握住她的手,“您怎么样?”
老人睁开眼,见是他,嘴角勉强扯出一丝笑:“你来了……没事,就是老毛病犯了,不怪别人。”
“谁动的手?”
“没人打我,就是蹲久了……他们让我站了一个多小时。”
白颂哲拳头攥紧,指节发白。他转头看向陪同的执法人员:“请问,依据哪条规定对一位七十岁的老人进行长时间站立审查?”
工作人员支吾:“这……程序上没问题。”
“程序没问题?”白颂哲冷笑,“那我明天就让媒体来看看什么叫‘没问题’的执法流程。”
张志胜蹲在一旁轻柔地帮老人按摩腿部,低声安慰。老人看着她,忽然喃喃:“你是……阿夏的女儿?”
张志胜一怔,点头:“奶奶好,我是张志胜。”
“像,真像……”老人闭上眼,声音颤抖,“你妈小时候也总这么蹲着给人揉腿,那时候店里忙,她放学就来帮忙,端碗、擦桌、招呼客人,一天能走三万步。”
白颂哲心头一酸。他记得那个夏天,母亲还在世的时候,街角那间小小的面馆总是飘着浓郁骨汤香。父亲早逝,母亲独自撑起一家三口的生活。每天凌晨三点起床熬汤,六点开门迎客,直到深夜才关门打扫。而他自己,则是在灶台边写作业,在等位长椅上午睡长大的孩子。
后来母亲病倒,查出肺癌晚期,家里积蓄耗尽。陆氏趁机提出收购配方,条件是承担全部医疗费用。母亲拒绝了。她说:“那是我家传的手艺,不是用来卖钱的。”
可最终,还是没能熬过去。母亲临终前握着他的手说:“颂哲,如果有一天你能回来,一定要把‘夏一碗面’重新开起来。别让它断了。”
如今,有人竟想用一张莫须有的罚单,把他母亲最后的愿望碾碎在泥里。
白颂哲缓缓站起身,掏出手机拨通律师电话:“准备立案,告市场监管局行政滥用职权。另外,联系《都市晨报》和本地民生频道,今晚我要开直播。”
两小时后,市监局某副局长办公室响起急促铃声。接起电话,对面传来冰冷的声音:“王局长,知道我现在在哪吗?派出所。您派去执法的两位同志正在接受纪委问询。顺便告诉您一声,刚才那段执法记录仪视频已经上传网络,播放量破百万了。标题我很用心??《七旬老人因无证经营被罚站两小时,执法者微笑拍照留念》。”
“你??!”
“明天上午九点,我会带着完整的租赁合同、食品经营许可申请回执以及我奶奶的住院证明,亲自登门拜访。希望到时候您的解释,比您手下人的素质高那么一点点。”
电话挂断,白颂哲转身走向等候区。张志胜抱着毛毯迎上来:“处理完了?”
“刚开始。”他接过毯子裹住奶奶,轻声道,“但他们很快就会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