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什么时候可以去,明天吗?”
俞有地见俞荷跃跃欲试,皱着的眉头不自觉的舒展开来。
赵芳元接着劝说:“我们村,离你们村也就六里路,实在不行,你晚上回来住,早上再去,中午在我家吃饭,我给你腾一间房休息,你也可以自己做饭。”
“赵叔,我要真去。我就住村学里。怎么好意思麻烦你。你愿意相信我,给我作保,我真是感激不尽。”
“哈哈哈哈,贤侄说什么呢,都是知己的亲戚!”这事终于有点眉目,赵芳元高兴的哈哈大笑,“我们是亲戚,理应相互帮助,贤侄儿一手好字在我们这方圆谁人不知。
话说,这也快过年,我家今年贴的对联还要请贤侄写。我那临县的老友过年走亲戚来,都夸赞你的字写得好,说字如其人,前途无量。”
俞有地微微一笑,赵叔一贯大方好言语,善于交友,不知道别人听了怎么想,他有自知之明。
“等我爹娘回来,我和家里商量一下,如果我去,明天我就带东西去赵村,赵叔也不用等回话。”
“好。”赵芳元觉得此事八九不离十,也不再废话,毕竟隔了一房,他可以劝,但不可以做主,想来亲家亲家母也是愿意的,要不然好好的生意,怎么说不做就不做呢。
赵芳元这才扫了一眼女儿,见她气色红润,眉眼明媚,笑道:“娟儿,听说你们的胡辣汤做的一绝,中午给我来一碗尝一尝,可好?”
“好。我现在就去准备食材,等大嫂回来做。大嫂是家里胡辣汤做的味道最好的,我们上街去卖,人家一尝就知道是谁做的。烤鸭也很好吃,就是功夫繁杂,时间来不及。”
女儿一说话就露了他的底细,赵芳元气的瞪了赵娟一眼,对俞有地说:“贤侄,我只是来蹭饭,不是学艺的!”
“赵叔玩笑了。等过年走亲戚,家里应该会做烤鸭,到时候让三弟给您送去。”
赵娟被亲爹扫了面子,恼怒的去厨房准备食材,心道:别人不知道,她这个女儿还不知道吗?
爹就是个老饕,为了一口吃食可以赶三天三夜的路,也可以把身上的衣服都搭兑出去只为换人家一口饭。
厨房里,俞荷捡起桶里的大鱼,敲晕去鳞片切片的切片,切块的切块,整个过程一气喝成,等赵娟发现的时候,她已经在冷水里飞了半盆鱼丸,旁边的小盆里腌着切好的鱼片,鱼骨和鱼头干净的放在另一个盆。
“赵爷爷是贵客,阿奶回来也好做一鱼四吃。”俞荷笑着说。
除了种洋芋她爹就没啥喜好,赵爷爷这提议正中爷奶下怀,可不就是座上宾。
马三面俞老头李二娘闻讯回来,他们都在帮忙旁边地里堆肥,等这几天把肥料准备,赶牛下地把水稻田放水,翻地,连翻两遍地,冬天一冻,下肥料好好养一养,开年好种。
俞老头洗了手正房陪客,马三面进厨房看了眼赵娟准备的饭菜,让她再煮一块熏干五花肉,也去正房。
赵亲家公可是个大忙人,讲究人,无事不登门。
“亲家母……你觉得怎么样?”赵芳元把村里要帮衬赵大姑请俞有地去教书的事情说了一遍。
“这是好事。现在农闲,有地你就去吧。我看,除了俞荷,你把俞梅也带上,还有成武,成城,龙龙,你不用住村学,来去让你爹牛车接送。
中午我们家里做好饭菜,你爹给你们送过去。”马三面看看大儿子,看看俞老头,笑着说。
“多学点,多认点字,将来不做睁眼瞎!”
赵芳元旁边喝茶,再一句话都没说,俞有地俞老头陪着他说话。
马三面厨房卷起袖子开始蒸饭,炸鱼块,炒菜,做了一桌酸辣味的菜,李二娘的一锅胡辣汤做好,家里干活的人也陆续回来。
等吃过饭,送走赵芳元,马三面挨个儿通知,“明儿你们都去上学。”
见俞荷俞梅成城都没有意见,马三面把人打发去玩,单独留下成武。
“成武,做豆腐那么苦你都能坚持一年。你说说,读书认字有啥难的?你抱着一个字啃,总有会写的时候。
你再想想,家里哥姐弟弟妹妹都能写会算,就你一个人大字不识,可怕不?”
“明天你去上学,别人学会五个字,阿奶只要求你学会一个。晚上我要考察!”马三面见他沉默不语心里着急。
“你扎扎实实认字,等你会写五百个字,阿奶给你找个能干一辈子的好活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