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起来,又要种地又要做木工活。
    她娘都舍不得使唤她哥,常妈妈倒好……想着左小丫抹了一把眼泪。
    左宝树知道妹妹心疼自己,可他不允许妹妹误会姑娘一家:“人家的叶菜金贵着呢,用两小块豆腐换,我怎么张得开嘴。院子里没多大地方,放心,累不着。”
    说完将一把叶菜小心递给左小丫:“这样换,不占人家便宜,吃着心里也踏实。”
    又哄妹妹开心:“回去给你做青菜丸子汤。”
    左小丫想想也是这么个理儿,终于破涕为笑。
    翌日吃过早饭,左宝树又来了,来了也不会说什么,就是拿着镐头干活。
    只不过左宝树这回拿的不是小院的镐头,而是从他自己家扛来的,用着更顺手。
    冬天地硬,又是没开过荒的生地,翻土格外费劲儿,左宝树干了一个时辰也只翻了后院的。
    姜舒月所住的小院只一进,与其他村民不同的是,这个小院有前后两个院子,且两个院子的面积都差不多。
    守着前后两个大院子买菜吃,这也是常妈妈被村民们笑话的主要原因。所有人都不理解,以为她好吃懒做。
    “宝树哥,不急的,歇会儿吧。”姜舒月端了一碗热水递给左宝树。
    左宝树吹着喝了,拘谨地将碗还给她,也没甚说的,扛起镐往前院走。
    姜舒月把水碗放回灶屋,冯巧儿刚烧了一锅热水,盛在罐里留着给姑娘喝。
    她和她娘都能喝生水,姑娘身子弱,喝生水闹肚子疼。
    望着左宝树在前院忙碌的身影,冯巧儿撇撇嘴,小声嘟囔:“那地我也能翻,不过费些时日,哪里用得着他见天往这儿跑。”
    还不是想跟她哥抢她嫂子。
    下回见到哥哥,她一定劝哥哥常回家看看,免得被人抢了媳妇。
    虽说家主有言在先,到底没落在纸上,不过是口头约定。姑娘长大之后花落谁家,还真不一定。
    左家佃了家主的山庄种田,听说与府里的管事有些交情,万一托人去说项,再送上丰厚的聘礼,保不齐就能生出变数来。
    府里那位继福晋可是出了名的见钱眼开,还能轻易左右家主的决定,见姑娘能卖个好价钱,又怎会错过。
    起先姑娘傻的时候,左宝树就很愿意来着,只是左婆子拦着不让才作罢。
    现在姑娘不傻了,变聪明了,还有赚钱的本事,打死左婆子也不会再拦。
    冯巧儿估摸着左婆子这时候的肠子都悔青了,正坐在家里打嘴巴呢。
    打过嘴巴,以左婆子的精明可能就该想法子了。
    什么换青菜,左家一年四季有三季都在吃青菜,怎么可能好这一口。这时候让左宝树过来刨地,多半就是左婆子的阴谋。
    冯巧儿自以为堪破一切,奈何姑娘不信,笑她想太多。
    姜舒月寻声看过去,只见冯巧儿一边在灶台前忙碌,一边仇视着前院的左宝树,便笑着给她安排活计,转移注意力:“巧儿,先煮饭吧,等印公子他们来了不赶趟。”
    冯巧儿应了一声,想起印公子带来的美味糕点,脸上才有了几分真实的欢喜。
    姜舒月忖着时间,感觉印公子他们快到了,进屋去割空心菜,打算把菜给左宝树算作酬劳,让他先回家去。
    剩下的地,她和冯巧儿可以慢慢翻。
    谁知才走进屋,院门被人敲响了,左宝树不明就里放下镐头去开门,与门外一行人大眼瞪小眼。
    第16章撞见
    太子在宫里山珍海味都吃腻了,偶尔来不一样的地方,吃到了不一样,却同样美味的饭菜,自然念念不忘。
    他从前每月过来,哄着小傻子玩,不过是因为那个可怕的梦。仿佛傻姑娘漂亮脸蛋上扬起的明媚笑容,能驱赶这世间所有噩梦。
    除了噩梦,山野田间,草木葱茏,民风淳朴,也能让他暂时卸下防备,获得片刻放松。
    这回过来又多了一个期待,农家新鲜的美食。
    想起四阿哥促狭地送了人家小姑娘两个填白瓷的花缸,太子出门前没有忘记派人去喊四阿哥。
    昨天皇上回宫,一路舟车劳顿,只来得及与众人见个面,便说累了,连政事都没问。
    太子奉旨监国两个多月,即便皇上昨天没问,今天也该主动请安,向皇上述职。
    太子显然没去。
    不但没去述职,还想出宫吃饭。
    四阿哥掐指一算,昨天初九,今天初十,确实是太子出宫的日子。
    再算皇上的归期,按照之前旧例,归期应该在五日后,而不是昨天。
    也就是说,皇上是一路赶回来的。
    难怪疲累至此。
    皇上南巡累死累活,太子却在京城荒废朝政,贪图享乐,还差点自己给自己纳侧妃。
    让皇上知道了,心里不冒火才怪。
    昨天皇上隐忍不发,大约是想给太子一个机会,让他连夜想好对策,今日陈情。
    毕竟太子是唯一的嫡子,又是皇上亲手带大的,就算养废了,皇上也不能认。
    就连皇上回宫的时间,都是给太子的警示,不许他出宫胡闹。
    奈何皇上的苦心太子并没体会到,或许体会到了却拧巴着偏不想照办,仍旧我行我素地按时出宫。
    一百斤的体重,一百零一斤反骨,用来形容太子再贴切不过。
    这要是他的儿子,一百遍也打过来了,可偏偏是他的兄弟,还是压在他头上的兄长。
    那便是老天在帮他了。
    这会儿见毓庆宫的人来请,四阿哥很快被请了过去。
    他赶到时,正好与毓庆宫詹事府满汉两位詹士撞上。
    詹事府是东宫独有的配置,也是太子身边的智囊。詹事府的詹士品阶不低,在朝中的地位同样不低。
    他们可以参加朝会和九卿议集两个朝廷最高级别的会议,且站位靠前。
    先帝在时,废除了詹事府。当今上位,立二阿哥胤礽为皇太子,又恢复了詹事府的建制。
    太子的詹事府有满汉两位詹士,分别是满人詹士孔郭岱和汉人詹士陈廷敬。
    孔郭岱和陈廷敬此时灰头土脸地往外走,四阿哥快步往里走,正好在毓庆宫大门口遇见。
    “两位大人来得好早。”四阿哥若无其事与他们打招呼。
    两人有些狼狈地齐齐抬头,给四阿哥行礼。
    陈廷敬笑容苦涩,孔郭岱是旗人,脾气也大些,行礼过后又给四阿哥跪了:“皇上昨日回宫,太子今日不想着汇报政事,却想出宫游玩!臣等苦劝无果,陈大人还挨了太子一脚,求四阿哥进去劝劝太子,今日无论如何不能出去!”
    四阿哥闻言朝陈廷敬望去,还能在他干净的朝服上看见一个完整的脚印。
    太子犯错,身边人受罚,一直是这个套路,皇上也一直是这样罚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