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宁静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豫章公府,院中。
    刘义符正听到一半,突兀问向了颜延之。
    “老师可有听得什么消息?”
    “世子所言何事?”
    “老师怎还…自然是秦国的消息。”
    按照自己的记忆,此时的秦国,内外都乱成了一锅粥,可处于当下的时代,各国道路堵塞,消息从关中传到建康,少则要半月的时光。
    刘义符焦躁不安,就是惧怕自己的到来,会不会影响了原本的变化。
    北征的事已大概定下,一向繁闹的建康城内少了些许生机,多了几分沉寂。
    晋军大部分家眷都留在南方,何时出征,只是一道诏命的事。
    打仗哪有不死人,不少士卒在这几日都相继回家,打算趁在暴风雨来临的前夕,多陪家中的亲人。
    “若是有前线战报,主公定会立刻召我等赴殿议事,世子是从何处打听的风声?”颜延之皱眉问道。
    谣言一旦传播开来,不管是好是坏,都十分的棘手。
    “没有什么风声,学生只是猜测。”刘义符笑着解释道。
    若是少了杨盛和赫连勃勃的助攻,晋军攻占关中,付出的伤亡便要大得多。
    更何况,还要面对那占据整个北方的魏国。
    刘义符光是想着,肩上便感到阵阵压力袭来,他与那些士卒并无不同,离开了“温柔乡”,心境便会感受到变化。
    看着颜延之依然淡然自若的喝着酒,刘义符就会心安不少,仿佛时间还未有变化,此时的他,依然处于那个春天。
    “老师,这地窖中冰镇的酒,味道如何?”
    “怎了?世子也想尝一口?”
    颜延之见刘义符不说话,当即将酒壶递过。
    “咕咕~”刘义符畅饮了一大口,又将酒壶递还于颜延之。
    过了会,刘义符突兀说道。
    “老师……我随父亲北征时,刘公…………”
    刘义符最大的不安,便是来自于刘穆之的身体,一旦刘穆之因病而倒,那刘裕大概率还是领兵回建康。
    刘裕不会赌,他戎马大半生,哪怕攻不下关中,也能在建康僭位称帝。
    关中得失与帝位相比,孰轻孰重,人人都会选择后者。
    颜延之看出了刘义符心中的忐忑,缓声说道:“世子若总是担心,不妨随我去看望刘公。”
    刘义符抬首望向空中,天色已然黯淡下来。
    “学生以往觉得‘道’乃是怪力乱神之说,可……可学生仔细一想,修道,还是有好处的。”
    颜延之瞥了他一眼,收拾着包袱,站起了身。
    “老师怎走的…………”
    刘义符见颜延之二话不说的往院外走去,赶忙追上前问道。
    “若是再晚些,刘公府上的饭菜怕是凉了。”
    说完,颜延之步伐依旧的继续往府外走去。
    “老师等等,学生想要带三弟一同去。”刘义符苦笑道。
    颜延之的停在府门处,刘义符见状,快步的往南院跑去。
    “世子,三郎,马上便要用晚餐……”
    “我与三弟出去用餐,替我与娘亲说一声。”
    “是。”
    语毕,刘义符便拉着不知所以的刘义隆上了车。
    刚一上车,刘义隆见到了颜延之,微微睁大了眼,恭声道:“颜公。”
    颜延之颔首以应:“三郎确该多往刘公那走动走动。”
    “颜公说的是。”
    当初张氏当着刘义隆的面让刘裕将颜延之任为刘义符的老师。
    刘义隆要说不羡慕,那肯定是假的。
    颜延之的声名何人不知何人不晓?
    刘义隆好文,他面对其颜延之要比刘义符还要敬佩的多。
    在刘义符的催促下,马车要比以往的快的多。
    半刻钟不到,车乘便在刘府前停了下来。
    “世子来了。”
    府门外的管事已经见怪不怪,他笑着上前说道。
    “世子赶得巧,郎主方才回府……”
    管事说着,还一同向颜延之、刘义隆两人行了一礼。
    听此,刘义符嘴角微微上扬,他听对方话中之意,自己这是“刚好”赶上饭点。
    他偏首看向颜延之,刘义符本以为颜延之只是为了催促自己才说的那句话,谁曾想…………
    刘义符见颜延之面色如常,也不免暗自心中感叹。
    刘义符想了想,倒也觉得十分合理。
    刘穆之与刘义隆一般好读书,对辞赋文章也多有涉猎。
    刘穆之宴请宾客的习惯也有了多年,他为幕首,颜延之为幕僚,两人有所建交,实在正常不过。
    对于刘穆之喜欢用大桌吃饭,刘义符以为,除了其性情豪迈之外,也是因为岁月蹉跎。
    年纪愈大,愈发的喜欢热闹,是人之常情。
    若是刘穆之生在春秋,也许会与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