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庙算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刘裕皱着眉头,仔细的审视着大图,须庚,遂说道。
    “镇恶。”
    “仆在。”
    “前锋的人选,便由你与道济担任。”
    “谢主公!”王镇恶喜声应道。
    刘裕挥手指着向图中央的一处河流,“你与道济在寿阳集结兵马,沿淮、淝二水北上,直攻许昌,洛阳!”
    “诺!”
    朱龄石得知刘裕将前锋之位给予了王镇恶,虽有些为朱超石打抱不平,可他也明白,自己弟弟确实不如王镇恶。
    相比于让刘荣祖领先军,朱龄石心中平衡多了。
    安排完先军后,刘裕顿了顿,又道:“道序,你可有信心独领一军?!”
    胡藩往前都是在自己麾下听命是从,如今伐秦,刘裕便有意想培养他一番。
    “仆随主公征战多年,深悉领兵之道,请主公放心!”
    “好,你今日准备一番,明日快马加鞭赶赴襄阳,领一军人马赶赴新野,与超石进发阳城!”
    “诺!”
    王镇恶与檀道济从淮南北上为先军主力,胡藩与朱超石则从新野进发阳城,为辅军。
    “你此去襄阳,携我令,命沈田子,傅弘之领小股兵马佯攻武关。”
    “诺!”
    不得不说,刘裕分派众将时,是最让刘义符遥不可望的。
    殿内众将听自己父亲的调遣时,从未有片刻的质疑,无不是高声应下。
    刘义符相信,哪怕是没有眼前这张大图,刘裕也能游刃有余的发号施令。
    此时的刘义符才真正明白何为夫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安排完江淮兵马后,刘裕又将视线转移向蜀地。
    “杨盛攻占下祁山,我军北上,秦国便要两线开战。”刘裕说道一半,令一直站在大殿角落处的宦官上前书写诏命。
    “命益州刺史朱林派遣一军,大造声势,佯攻子午谷。”
    宦官手中已渗出了汗,刘裕见他书写完毕后,又让他再拟。
    两路小股兵马,皆是为了牵制秦军,使其聚而散之。
    饶使秦国已经自顾不暇,可若是能以更小的代价攻取秦国,那便要不遗余力的制定策略。
    见此,刘义符心中呢喃着:“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等安排完先军与辅军,就该到了这重中之重的主力。
    刘裕定然是要“御驾亲征”的,每当在庙算之际,他都会将最难以攻克的战留给自己。
    身为主公,啃最硬的骨头,是理所应当的。
    要是将主军交由旁人统领,刘裕或许不怕其夺兵权,但怕出变故。
    麾下的一兵一卒,都是一战战中磨练出来的。
    兵贵精而不贵多。
    有时并不是兵马越多越好。
    举个例子,就像是一锅白粥中混杂了几粒老鼠屎,虽然不影响大局,可也会扰乱军心,阵型。
    那些数万大军交战的场面,并不是所有排成一列冲杀,而是以一个一个方阵为列,前、中、后三军依次序冲杀。
    前军一旦溃散,中后两军纵使是以一当十的精锐,也难以力挽狂澜。
    “传我令。”
    “是。”
    宦官得到示意后,拿起另一封诏书。
    “令沈林子、刘遵考整顿水师,率水军自彭城汴水出石门,入黄河,攻占洛阳以北的渡口,阻魏军南下。”
    沈林子在正月时便得到朝廷的拨款,在彭城打造大小舰船百余艘,此时都不用待刘裕北上,他便可先行切断魏国与姚秦连接的水路,以此掩护王镇恶、檀道济等先军攻占攻占虎牢、洛阳。
    刘裕顿了一下,宦官当即又另起一诏。
    “令冀州刺史王仲德,都督前锋诸军事……”刘裕指向了地图,“命他领水师自泗水而上,占据黄河以东,防魏军趁机渡河南进,待我领大军亲至后,再做部署。”
    “是。”
    一道道诏命书写完毕后,刘裕又为北伐诸将领加号晋升。
    “豫章郡公刘裕,加任中外大都督!”
    “加王镇恶为龙骧将军!”
    “加檀道济为冠军将军!”
    “加沈林子为建武将军!”
    “加王仲德为建威将军!”
    “加毛德祖为奋威将军!”
    “加胡藩暂任宁朔将军!”
    胡藩听得自己只是暂任之后,粗犷的褐黄面庞都不忍红了些许。
    “加彭城县公刘义隆为中兵将军,监太尉留府事!”
    “右仆射刘穆之,升左仆射,领监军、中军二府军司马!”
    宦官高声的站在阶前,宣读着诏书。
    “豫章公,您看可还行。”
    宦官呼出一口气,细声问道。
    宦官见刘裕颔首应下,遂小步踏上阶去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