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首辅:我又懂了,陛下要整治土地兼并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如若有人胆敢违逆手持宝剑者,便是违逆朕!”
    “还有,兰德不是在余杭还留下了一些士兵吗?”
    小魏子连连点头:“平定淮河之乱后,漕运总兵将一些士兵改为海防兵,在华江口驻扎。”
    李天立马说道:“传朕的命令,以后海防总兵听吕为宾的调令!”
    “如有违抗者,可以派兵镇压!”
    “遵旨,陛下!”
    两道诏书一下,堪称一石激起千层浪了。
    内阁火速把陛下的诏书发往华江府。
    内阁之中,唐孝仁和贾仁义对立而坐。
    这原本是前首辅与当地知府的摩擦碰撞,但如今已经是影响到朝堂的大事件了。
    作为内阁首辅、次辅,当然要揣测陛下的意图了。
    唐孝仁轻叹一声说道:“陛下还是想清算高耀了。”
    贾仁义点了点头:“这个吕为宾,明显早就受到陛下的支持。”
    唐孝仁跟着点头:“后生可畏,万万没想到他首个目标就锁定了前任首辅。”
    贾仁义疑惑的问道:“但是陛下是为何呢?难道就是想清算高耀吗?”
    “高耀在朝堂的势力早就被清扫了啊。”
    贾仁义不明白。
    御史台风波,已经把高耀的手下都清除掉了。
    现在的朝堂牢牢掌控在陛下手里。
    高耀明明都告老还乡了,陛下为什么还要穷追猛打呢?
    唐孝仁说道:“陛下想针对的,可不是高耀一人。”
    贾仁义问道:“唐大人,此话怎讲?”
    唐孝仁说道:“陛下这是想打压地方豪强,整治土地兼并啊!”
    说到这儿,贾仁义恍然大悟。
    果然,论起揣摩陛下的心思,自已还是太嫩了。
    土地兼并,是大周的顽疾之一。
    大周目前主要就是在收人头税和田亩税。
    人头税也称丁税。
    天下的田亩一直有限,但王朝的开支是不断增高的。
    而且到了李天这里,征收的田亩税反倒比先皇王朝还要少。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地主不交税,穷人交不起税,可以交税的田亩也愈发减少。
    富户和官吏都有办法免税,像高耀那上百顷的田地,每年也就交一点田亩税糊弄了事。
    一些寻常的有地百姓,甚至会把自已的地,转进有免税资格的老爷举人名下。
    这种事在余杭很常见,被叫做“投献”。
    既然收不到田亩税,那就只能增加征收人头税的力度。
    为了完成户部的任务,各地知县对征收人头税十分的严格。
    那些已经没有土地的百姓,也被拖着征税。
    导致了许多贫农破产。
    于是大周也出现了:
    “富豪田连阡陌,竟少差丁,贫农地无立锥,反徭役多。”
    明显内阁也发现了这种情况。
    比如贾仁义在边境征收商税,就是想提高朝廷的收入。
    原来陛下是想解决土地问题。
    这下贾仁义正色道:
    “抑制豪强,控制兼并,乃朝廷大事。”
    “交给吕为宾办能行吗?”
    唐孝仁摸了摸胡须说道:
    “如果只是吕为宾一人当然不行了,但是有圣上的支持,此事一定能成!”
    贾仁义向往的说道:“如果真的可以办成,那也算为子孙后代添一份国运了!”
    “此言正是!”
    诏书马不停蹄的送往华江府。
    而此时,高耀已经在宴请华江当地富户,庆祝这一战的胜利。
    这次弹劾吕为宾的风潮已经掀起。
    整个余杭,除了布政使没有参与,别的大小官员几乎全部上奏弹劾了吕为宾。
    加上余杭本来就有许多退休大佬。
    这些奏折都能把吕为宾给埋了!
    最近几日,吕为宾都躲在衙门里。
    这证明他怕了!
    只要等最后的结果出来,吕为宾肯定会调离华江府。
    到时候华江府就又在他们的掌控之中了。
    高耀的儿子,代替高耀应酬喝酒。
    整个高家都一派喜气。
    “这次多亏了高大人,若不是有高大人,我们这些缫丝坊可就要征税了!”
    一个本地富豪恭维道。
    如今华江府的大富豪,都建立缫丝坊。
    每天华江口都有从倭国、高丽来的海船。
    这些船全是来余杭购买丝绸的。
    高耀笑着说道:“大家明天再加把劲,多关几个工坊。”
    “将那些吃不起饭的泥腿子全赶去衙门面前!”
    “让他们和知府大人要饭吃,哈哈哈!”
    高耀哈哈大笑,在场的富豪也全部笑起来。
    这次自已是胜券在握,他一个前任内阁首辅,还收拾不了一个刚中状元的小子?
    引起哗变,遭遇全余杭的弹劾。
    即便是余杭布政使支持他,吕为宾也难以翻身!
    此时,吕为宾也在屋子里,思考翻盘的办法。
    很明显,他知道敌人是何人。
    这股敌对势力非常强大,吕为宾也没想到他们的手段如此凌厉。
    以后对敌人不可以有一丝侥幸。
    吕为宾总结经验,但是要怎样破局,他依然毫无头绪。
    难不成自已真的错了?
    就在这时,京都的诏书终于抵达!
    “大人,京都的圣旨到了!”师爷急匆匆的说道。
    “去,接旨。”
    吕为宾整理了下官袍。
    大不了就不穿这身衣裳了呗!
    传旨的太监看见吕为宾,露出一脸谄媚的笑容。
    出宫前,魏公公可是已经交代了。
    这位吕大人,是陛下写在屏风上的人。
    如果没有意外,是会做宰辅重臣的!
    必须得尊敬!
    小太监恭声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听完圣旨,吕为宾懵了。
    什么?
    陛下这是全力支持自已?
    小太监毕恭毕敬的拿出一把宝剑。
    “吕大人,这是圣上御赐的青玉宝剑!”
    “圣上说了,见此剑,如陛下亲临!”
    “这是圣上御赐的宝册,遇到违抗之人,可以有先斩后奏之权,在宝册上誊写上名字即可!”
    “吕大人,驻扎在华江口的护海府,是兰德将军平定淮河的老班底。”
    “陛下也把护海府的指挥权交给您了。”
    “护海府的都尉马上就来和您报道。”
    “吕大人公事繁忙,奴婢就先告辞了!”
    这位小太监连送圣旨的常例赏钱都没要,便匆忙离开了。
    师爷激动的说道:“知府大人,陛下圣恩啊!”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