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凉茶灵感、水果汁生意!即将到来的举人考试!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在尼玛拉的商店里,只有看完病人,或者去拜见长辈才会购买罐头。
    寻常人家还没有奢侈到整天吃罐头的地步。
    所以魏康也在思索,如何突破自己的瓶颈期。
    他需要开拓别的产业。
    今天魏康坐船从自己的种植园出来,去尼玛拉的销售公司对账。
    等他走入公司的时候,伙计们立马喊道:
    “老板好!”
    这是魏康自己的产业,众人全称呼他为老板。
    现在魏康自己在外面做,与父亲的产业已经分开来。
    现在尼玛拉商场上的人都说,小魏老板属于青出于蓝。
    这个消息传进了老魏的耳朵里,老魏忍不住哈哈一笑:
    “周家有麒麟儿,吾家也有麒麟儿!”
    魏康跟伙计们亲切的打了个声招呼,他忽然看见了桌上摆着的透明玻璃瓶。
    “那是什么?”
    “老板是我错了,不该带凉茶上班的。”
    魏康拿起瓶子,看见了秦记凉茶的牌子。
    这是凉茶?
    凉茶不是自行买药材,熬煮而成的吗?
    魏康看着秦记凉茶的包装。
    玻璃瓶里灌着褐色的凉茶。
    凉茶的玻璃瓶透亮,拿在手上十分的舒服。
    魏康打开了一瓶新凉茶,刚一入口,只觉得淡淡的药草味,并不像平时煮的凉茶浓厚。
    这凉茶应该称不上凉茶吧?
    药草味很淡,更多的是甜味。
    得益于大约和南洋的蔗糖业,现在糖的价格大大降低,现在已经跟盐差不多。
    寻常百姓的家里,已经能吃上糖了。
    许多工坊都会给忙碌的工人提供糖水补充体力。
    也是因为糖价变低,秦记凉茶的价格才会降下来。
    “这种凉茶多少钱一瓶?”
    “回老板,一瓶只需五文钱,如果喝完把瓶子送回去,还能退还两文。”
    三文?
    魏康惊讶于如此低的价格。
    不过细想想,这不就是草药加上一点糖水吗?
    这凉茶的成本应该还不到一文吧?
    玻璃瓶算比较值钱的玩意,两文可以算作成本价。
    这样一来,若是只卖凉茶,岂不是还有两三倍的利润了?
    作为商人,魏康对于价格当然十分的敏锐。
    一小瓶凉茶,利润居然这么高?
    水果罐头的价格不低,一个罐头卖一百文。
    而几乎是码头工人一个星期的工资。
    所以大多数家庭,不可能奢侈到每天都吃水果罐头。
    有这个钱,买点新鲜的水果不更好吗?
    但即便是一百文,每个罐头魏康也只能赚取十文钱。
    这个利润只能算作不错,压根称不上多高。
    但是小小的凉茶,居然有两三倍的利润!
    这下子魏康也激动起来。
    等等!
    既然能卖凉茶,为什么不能卖果茶呢?
    南洋水果成堆,不就是拿凉茶兑糖水吗?
    我也能拿果汁兑糖水啊?
    魏康瞬间打开了思路!
    对,能卖果汁!
    魏康也是个行动派,他立马派自己的手下,前去闽南引进凉茶的包装生产线。
    且不说南洋这边正欣欣向荣。
    土澳那里也在蓬勃发展。
    胡小八所在的新池州镇,现在已经是整个土澳最大城市。
    新池州镇,是南洋都护在土澳的巡回法院驻地。
    也是南洋都护府的驻地所在。
    新池州镇已经扩展,胡小八正在率领属下,给港口修造新的码头。
    胡小八现在是新池州镇的荣誉阵仗。
    身为新大陆的发现者,这是份永恒的荣誉。
    同时胡小八还是港务公司的股东,码头成片的仓库也有他家的产业。
    凭借发现土澳的功劳,胡家成了土澳的望族。
    随着土澳的发展,胡小八也把家族产业从土澳投资到别的地方。
    现在的胡小八,除了全身心的建设新池州镇,其余的精力全放在培养下一代上。
    胡小八在大周本土花重金招聘了教书先生,教授家中子弟心学。
    胡小八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胡家可以出一个读书人。
    出一名举人!
    那胡家就真的是光宗耀祖了!
    上次的县试里,土澳并没有考试资格。
    现在土澳属于南洋,土澳的学子得去南洋参加科考。
    过几日就要举办举人考试了,这也是全大周都关注的大事。
    现在各个府县全开始忙活起来,筹备这次的举人考试。
    但是此时最认真的,是京都迎客司的考场。
    按照朝廷的诏令,在京都留学的高丽和倭国学子,也会在京都一同参加科考。
    不过这些倭国和高丽的学子,是参加迎客司组织的考场。
    这也并非是优待高丽、倭国学子。
    只是为了方便管理。
    这些倭国和高丽的学子,也会跟京都的学子一起批改。
    现在高丽和倭国在大周的留学生高达千人。
    这些学子甚至比大周的学子更加刻苦。
    尤其是那些公派来大周的学子,许多人已经取了汉名,穿大周的衣服,说大周话。
    倭国的学子和高丽的士子完全变成了两种模样。
    高丽的学子是大周化最严重的,他们全取了汉名,许多人甚至表示即便是考不中,也绝对不会返回高丽。
    可是倭国的学子,还是有点追求的。
    许多人都表示如果没有考中,就会返回母国建设母国。
    现在高丽国内可谓是烈火烹油。
    全敏浩凭借组建护卫队,抓捕了许多反对他的人。
    这里面除了一些在大周有秀才功名的读书人,其余的全被全敏浩在惠州屠杀。
    这天被称作惠州之乱。
    杀光了所有参与叛乱的读书人,全敏浩仍然觉得不安稳。
    这群家伙就是从大周回来以后才叛乱的!
    肯定是在大周接受了叛乱的思想!
    全敏浩当然不敢直接责怪大周。
    可他还是偷偷停掉了往大周公派留学生。
    不过在召回大周留学生时,许多学生都出现了激烈的反抗。
    许多学生觉得全敏浩是想回去杀了他们,所以才拼命的留在大周。
    对此全敏浩也没有其他办法,只好放弃了召回留学生的想法。
    不过全敏浩也断了他们在大周的公派经费。
    不管是公派还是私人拿钱留学大周的学生,都不愿意再回到高丽。
    所以这些高丽人学习是最刻苦的。
    比起高丽人,倭国人就稍稍好一些了。
    许多倭国的留学生还是愿意回到倭国,建设自己的母国。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