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煤油灯流行京都,汽油如何使用?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吴师继续说道:“对于常见病高发的地区,好比余杭地区多发血湿虫病,就可以刊发一些预防血湿虫病的册子。”
    “南方的疟疾多,就能写上去治疗疟疾的办法。”
    “这些游方大夫,可以在本地认字的人里挑选。”
    “让他们做大夫,也可以得到一些稳定的收入。”
    “肯定有很多人愿意。”
    “若是遇到治疗不了的病症,那可以送去城里找有名的大夫医治。”
    “但是普通的头昏脑热,就能让游方大夫看了。”
    葛城听完吴师的想法,连连点头。
    他说道:“这个办法好啊!”
    吴师说道:“这本医典就叫《游方大夫常见病大全》吧!”
    葛城听完连连点头。
    很快,太医院便开始招募京都的医生。
    由太医院的吴师带领,开始撰写一本常见病的医典。
    这本书其实并不难。
    常见的疾病,也就是跌打损伤、感冒发烧、脚气皮炎、疟疾腹泻之类的。
    这些常见病就是老百姓会发生的主要疾病。
    这年代的平均寿命很低,大多数人都熬不到有癌症的年龄。
    若是遇到罕见病,那就得看命硬不硬了。
    大夫可以提供的帮助是有限的。
    不过这些常见病,也有许多有效的方子。
    而吴师的工作,就是固定下来这些常见病的药方。
    这些游方大夫也不指望他们可以因病制宜的开方子。
    只要把主要的成分定量,再愚蠢的大夫也可以看这些病。
    吴师很快投入进了这样一项浩大且复杂的工作里。
    就在太医院整天忙碌,撰写这本《游方大夫常见病大全》时。
    一种叫做煤油的新燃料,伴随着煤油灯传进了中原。
    西疆开采的石油,被唐孝仁判定成一种宝藏!
    石油能分离出许多东西。
    最粘稠的重油,可以跟沙土混合抹在地面上。
    这种叫做沥青的地面十分的坚固牢靠,可以供大车快速驶行。
    而用沥青铺盖地面的办法很简单,施工很快又方便。
    其余的石油提取物称作煤油。
    煤油能直接燃烧,也能当做煤油灯的燃料。
    这种煤油灯套上玻璃灯罩,小小一壶就能燃烧一夜。
    这种灯在夜间照明非常的方便。
    虽然现在城市的道路上,一些工坊里都拿煤矿里提取的煤气用作燃烧照明。
    可是煤气灯火焰很大,并不是很安全。
    普通家庭夜晚依然是黑的。
    煤油灯安全方便,能在晚上照明。
    而且玻璃灯罩还能保护火焰,也可以防止火焰烧到别的东西。
    所以煤油灯,很快就从西疆传进了内地。
    煤油也伴随煤油灯,在大周快速传播开。
    而另一种无色的汽油,唐孝仁没有想到什么用途。
    汽油这玩意易挥发,还易爆炸。
    必须得存放在陶瓷罐子里或者玻璃罐子里。
    运输不方便还很不安全。
    不过这玩意当做武器倒是不错。
    把汽油倒在罐子里,点燃后投掷。
    可以形成很大的火焰。
    除此以外,汽油在民用领域很难使用。
    不过唐孝仁依然把石油的提取物做了说明,编成文章给新邸报投稿了。
    新邸报现在有了一种新的刊物。
    《原理》。
    这是新邸报增加的一个副刊。
    现在新邸报算一种综合报纸。
    国内时事、海外时事、娱乐版块。
    新邸报以前的科普板块,则分离了出去。
    正是副刊《原理》。
    这是一个有关科技发展的板块。
    最新的地理发现、天文研究,学者的研究成果,都会刊登在这本副刊上。
    唐孝仁介绍石油的文章,也刊发在了《原理》的头版。
    郑凯翻开新发的《原理》,很快便被这个西疆发现的新燃料所吸引了。
    是有,这玩意比煤炭好啊。
    郑凯看着家里刚买的煤油灯。
    他把煤油倒出来,看着发黄的液体,开始沉思。
    液体燃料可比固体燃料好啊。
    燃烧煤炭会出现很多的黑烟,工坊附近的水源都会变黑。
    现在朝廷对工坊污染有很严格的规定。
    许多污染严重的工坊全被赶出了京都。
    郑凯从东辽返回京都休假,就看见了许多被赶出京都的工坊。
    燃烧煤油出现的黑烟就少许多,这种燃料果然很好用。
    但是郑凯更加注意的是汽油的性质。
    汽油,这种石油里的提取物,易燃易爆炸。
    这个性质引起了郑凯的注意。
    郑凯瞬间就联想到蒸汽机。
    蒸汽机,就是用加热膨胀的水蒸气,来运转推动机器的。
    实际上蒸汽机的效率并不高。
    要把水加热成蒸汽,再推动活塞。
    如果直接使用汽油爆炸燃烧的能量呢?
    这个念头一出现,郑凯便开始研究起来。
    如果这样,那汽油机的效率绝对会比蒸汽机高很多倍!
    不过得先弄来一些汽油研究!
    郑凯立马给西北的朋友传信,让他带回来一些汽油。
    不光是郑凯,许多看见唐孝仁文章的人,都对石油萌生极大的兴趣。
    汽油的发现,刚好填补上了泸州煤炭产量减少的空隙。
    自打李天下令关闭那种小型危险煤矿以后。
    泸州的煤炭产量逐日下降。
    可是各地工坊对于煤炭的需求仍然很大。
    许多煤矿主,都选择去外地开采煤矿。
    土澳、南洋,都有很多的优质煤矿。
    而且这些地区的煤矿专营政策更为松散。
    比如在南洋,只需跟官府合营,就可以拿到煤矿的开采权。
    在土澳就更简单了,现在土澳索性开放了煤矿牌照。
    只要统一把煤矿卖给官府,可以把采矿交给民间。
    这也让许多有实力有技术的矿主,全去这些地区开采煤矿了。
    这其中又以土澳的煤矿质量最佳。
    土澳煤矿,有许多全是露天的煤矿。
    只需简单的机器就可以开采。
    而且土澳的煤炭质量也极佳,燃烧后不会出现很大的烟雾。
    这种土澳的无烟煤,在国内备受欢迎。
    可是一些更为敏锐的煤矿主,却在石油上察觉到危机。
    石油,这看着是一种更方便的原料!
    就好比煤油灯,很快便打开了全大周的市场,走进了百姓家里。
    如果工坊也开始用石油呢?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