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这一万点国运上涨,朕认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百姓们没有大臣们想的多。
    他们的想法十分简单!
    北莽是我们的仇人,必须得死!
    这个理由质朴简单,没有任何的九转回肠。
    就是恨北莽,那就要杀了她们!
    百姓们不喜欢听什么大道理。
    什么不杀北莽王,那以后别的敌人更愿意投降。
    杀了北莽王,以后敌人就不愿意投降了,那样对之后不利的废话!
    大周百姓就认一个道理!
    那就是北莽人,该杀!
    而吉泰这个北莽王,残酷暴戾、毫无人性,更该杀!
    判处结果,不应该由于他的身份不同就改变!
    百姓们不想去计算那么多!
    陛下的旨意,也让大周的百姓们拍手称快!
    我大周堂堂天朝上国,看得上你们北莽那点宝库?
    区区一个北莽王,犯法就斩了!
    就是这么简单!
    审判的过程全被记录下来了。
    这北莽王手上沾了那么多人命,的确该死!
    等到处死了吉泰后,小魏子才回到皇宫复命。
    “北莽王杀了?”
    “回陛下,已经斩了。”
    “杀就杀了吧,刑部这次做的不错,就选刑部尚书入阁吧。”
    “遵命,陛下。”
    小魏子垂着头,欲言又止的模样。
    李天问道:“有何事就说,别吞吞吐吐的。”
    小魏子这才说道:“奴婢想求陛下一件事。”
    “说。”
    “北莽宗师境阿达木被关在刑部大牢里,奴婢想要见一见他。”
    “为什么?”
    “切磋。”
    小魏子磕头说道:“奴婢突破宗师境,就是与这个阿达木交手时突破的。”
    “不管是不是敌人,阿达木都是武学天才。”
    李天点点头,他对于武学修炼没什么兴趣。
    “行吧,注意安全。”
    小魏子激动的说道:“多谢陛下!”
    李天又说道:“见过以后,怎么处置这阿达木,就交给你了。”
    小魏子再次说道:“谢陛下隆恩!”
    小魏子来到刑部大牢,看见了正在水牢里的阿达木。
    他睁开眼睛,看着小魏子说道:
    “公公是来要我性命的吗?”
    小魏子说道:“咱家只是想跟你切磋切磋。”
    阿达木起身说道:“切磋?行,我也许久没打架了。”
    这是座特制的水牢,专门用来囚禁武林高手。
    墙壁十分的坚固,二人拉开了架势,很快缠斗在一起。
    阿达木老牌宗师境,经验丰富。
    不过上次交手时负了伤,后面北莽动乱,也没来得及好好养伤。
    而小魏子则如日中天。
    交手了上百招,阿达木就知道了,自己并非小魏子的对手。
    对上了一掌后,阿达木坦然说道:“我败了。”
    小魏子立马收手。
    阿达木说道:“请问公公,吉泰如何了?”
    “已经被陛下明正典刑,枭首示众了。”
    “果然是这样。”
    “北莽百姓将会怎样?”
    “以后都是大周子民,陛下会一视同仁。”
    这下子阿达木仿佛被抽掉了所有的力气。
    说道:“死前可以跟公公交手,是我的荣幸。”
    “你也是宗师境了,可是指法中有几处不到位的地方。”
    阿达木详细说了小魏子用灭阳指时的问题。
    小魏子感慨,这个阿达木不愧是武学天才!
    在他之前,北莽并无宗师境。
    他把狼族武学,硬生生拉高到了宗师境级别!
    成为他宗师境的,不是狼族的武学,而是阿达木的天赋!
    应该说时阿达木成就了狼族,成为北莽武学圣地!
    阿达木说道:“谢谢公公送我上路。”
    小魏子微微一怔:“我可以跟陛下求情。”
    阿达木摇了摇头:“北莽亡了,我也该死了。”
    “北莽百年,也该有几人为它殉葬。”
    语毕,阿达木气绝当场。
    阿达木这位宗师境,也算是大周的宿敌。
    他死后,小魏子派人埋葬了他。
    不管立场如何,阿达木的武学精神还是值得敬佩的。
    不过北莽的武学圣地,狼族被内迁回了大周。
    所有的武学心法也全被收进了皇家武库。
    至此,大周终于完成了对北地的收复!
    天下再度一统!
    身为皇帝,李天却高兴不起来。
    【北地收复,大周国运:+10000点!】
    又涨了!
    果不其然!
    李天无奈的长叹一声,无语望天。
    这些家伙,怎么就不让朕省心呢?
    刑部尚书曾黎宣麻拜相,正式进入大周的内阁。
    曾黎坐在庭院里,摸了摸自己的乌纱帽。
    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从中进士以来的官途,曾黎虽然走的不是最顺畅的,可是也算同龄人里比较快的。
    只是在刑部尚书的位置,他待了太久了。
    先皇时期末年他就是刑部尚书,现在还是刑部尚书。
    不过曾黎在刑部,研读了许多法家的著作。
    曾黎也是有理想的。
    对于现在这个大争之世,曾黎更觉得,使用儒家的礼法制度,没法治理整个国家。
    曾黎在奏折中写到:
    “当前世道,乃千百年之鼎盛时代!”
    “生于当世,实属大幸!”
    “生于当世,也属大不幸!”
    “传统的儒家思想,现在仍然有存。”
    “地方宗社乡党也在解体。”
    “当前需要新的秩序!”
    曾黎所说的,在各级县令的上奏中也有所体现。
    现在整个大周,正在飞飙猛进。
    而以前的一些东西也在快速解体。
    比如之前在地方上的农业体系正在解体。
    进入工业化以后,更多的青壮年走进了城市。
    在城市里发展多,更多机会多。
    在有些工业发达的地区,出现了农田荒废的情况。
    南洋的稻谷价低,在余杭地区全改成了桑树。
    整个大周正进行着一场惊人的发展。
    更为头疼的是,城市里的治安问题越来越严重。
    朝廷虽然开设了民部,统管整个大周捕快。
    可是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多,治安问题愈发严重。
    有的知县已经上奏,用了礼崩乐坏的字眼。
    而商品贸易的繁荣,也让物质崇拜的情况愈发严重。
    在有些商业环境繁荣的地区,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就是看他有没有钱。
    在此风气下,社会更是飞速腐化。
    这是一场对于儒家体系的强烈冲击。
    曾黎也看见了这场危机,他并不觉得儒家理念可以解决这一切。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