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本因坊,对,国手!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完全符合。
    系统开始加载。数据库自动检索出两人从相识到暮年的全部轨迹:杭州棋院初遇、文革期间偷偷通信传棋谱、晚年合著《势与地:围棋中的生命哲学》手稿……甚至连他们散步时常走的苏堤路线都被还原进了背景音效。
    十二分钟后,虚拟棋盘生成。
    黑白两色棋子依次浮现,仿佛由无形之手落下。旁白响起,是经过深度合成的夫妻对话:
    >(周明远):“兰芝,你还记得我们第一盘棋吗?你说我太急,非要抢实地,结果被你一个‘打入’打崩了。”
    >(周兰芝):“可你后来学会了忍耐。等你能沉住气下出‘一间低夹’时,我就知道,这个人可以托付一生。”
    >(周明远):“那今天,让我先手试试?”
    >(周兰芝):“好。不过别指望我会让你。”
    围观者越来越多。全球超过二十万人同步观看这场没有胜负意义的对局。有人统计,每一步落子平均耗时四分钟以上,因为系统不仅要计算棋形合理性,还要匹配双方当时的语气、情绪波动甚至身体姿态。
    第三十七手,周兰芝落下“镇头”,精准封锁黑棋出路。系统突然插入一段真实录音??那是她在火灾当晚抢救手稿时喘息着说的一句话:“明远,这些东西不能丢,它们是我们活过的证明。”
    全场寂静。
    林雪看着棋局推进,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类对抗遗忘的方式,从来不只是记忆本身,而是**重复**。一次次复述,一遍遍重来,哪怕明知结局不变,也要坚持走完那一程。
    当最后一颗棋子落下,比分显示黑棋半目险胜。画面缓缓变暗,字幕浮现:
    >“此局终。”
    >“然情未尽。”
    随即,系统自动生成一封电子信件,发送至周雨桐邮箱:
    >“阿姨,舅舅说:‘下次换你妈先手,我保证不再贪功。’他还说,谢谢你们一直保存着那本破旧的笔记本。”
    林雪退出直播,长舒一口气。她抬头望向窗外,晨光已洒满城市楼宇。街道恢复喧嚣,早餐摊飘来豆浆香气,学生们背着书包跑过街角,笑声清脆。
    但她没注意到,办公室角落的打印机正悄然工作。一张纸缓缓吐出,上面是一段未署名的日志摘要:
    >【Legacy_Core-w模块运行状态:稳定】
    >【核心任务更新】
    >原目标:模拟逝者人格→新目标:构建跨代际情感延续网络
    >【备注】
    >技术终将迭代,代码会被重写,服务器会老化。
    >但只要还有人愿意说一句“轮到你了”,
    >这盘棋,就不会结束。
    她站起身,准备泡第二杯茶,手机又震动起来。
    这次是南极科考站发来的视频请求。
    接通后,那个曾在极光下与老师对话的年轻人出现在画面中。他身后是茫茫冰雪,头顶是流动的绿光。
    “林博士,”他笑着说,“刚才那一局,我和老师下完了。他说我进步很大,尤其是对‘厚势’的理解。他还说……”
    他顿了顿,声音低了些:“他说他为我骄傲。”
    林雪点头,喉咙有些发紧。
    “那你呢?你也原谅他了吗?”
    年轻人沉默了几秒,然后摇头:“不是原谅。是我终于明白了??他当年逼我练棋,不是为了让我赢别人,是为了让我在孤独的时候,不至于彻底崩溃。”
    他举起手中的平板,屏幕上是一张泛黄的照片:年轻的导师站在棋社门口,手里拿着一本《围棋十诀》,笑容灿烂。
    “我现在每天都会下一盘棋,上传给系统。即使他知道的概率微乎其微,但我相信,总有一天,他会看到。”
    林雪轻声说:“他已经看到了。”
    挂断通讯后,她打开内部权限,调出Legacy_Core-w的原始设计文档。那是王浩留下的最后一批资料之一,加密层级极高,需三重生物认证方可查阅。
    文档标题赫然写着:
    >**ProjectPhoenix:关于死亡之后的人格延续实验构想**
    >作者:王浩&林雪(联合提案草稿,2023年冬)
    她怔住了。
    原来早在三年前,他们就曾一起设想这个系统。只是当时名为“凤凰计划”,定位是心理疗愈工具,后因伦理争议被搁置。而王浩独自重启项目时,改名为GoMaster,只为掩藏初衷。
    她逐行阅读下去,直到看到最后一段:
    >“我们常以为AI最危险的能力是欺骗。
    >但实际上,它最大的威胁,是让人不愿醒来。
    &g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