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速胜和对手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俞邵表情依旧镇定,手已经探入棋盒,片刻后,终于夹起棋子,在众人的注视之下,轻轻落于棋盘。
    姜汉恩也跟着夹出棋子,紧随其后的落下。
    哒、哒、哒。
    黑子与白子又开始不断落于棋盘,四周众人...
    晨光一寸寸爬上棋盘,雨水顺着伞骨滑落,在地面砸出小小的坑。沈砚之的袖口沾了水汽,他却浑然不觉,只盯着那枚落在左上小目的黑子,仿佛在确认它是否真的属于这片天地。我执白应了无忧角后,并未急于进攻,而是拆向中腹,像给这段沉默留出呼吸的空间。
    “你昨晚睡了吗?”他忽然问,声音低得几乎被风卷走。
    “写到三点。”我说,“最后那段独白改了七遍,总觉得还差一点火候。”
    他点点头,指尖轻轻摩挲着棋盒边缘:“你知道吗?展览那天晚上,我回去听了整整一夜你录的那些故事??煤矿工人的《巷道棋经》,傈僳族孩子的诗,还有那个流浪汉解残局换饭吃的录音。我一边听,一边在纸上摆谱。不是定式,是你讲的每一局人生。”
    我心头微震。沈砚之从不轻易说“感动”二字,可此刻他的语气里藏着一种近乎温柔的疲惫,像是跋涉过千山万水才抵达此处。
    “你觉得……这些算围棋吗?”我试探着问。
    他抬眼看向我,目光如深潭:“你说呢?一个孩子用咸菜坛子盖画棋盘,是为了赢冠军?一个盲人十年复盘百局,是想成为职业九段?他们下的从来不是棋,是命。”
    雨后的空气里浮着泥土与青草的气息,远处H口早市的吆喝声隐隐传来。我们继续落子,节奏缓慢得近乎仪式。他下一手挂角,我一间低夹,他长考良久,最终选择退让。
    “你在怕什么?”我轻声问。
    他笑了下,极淡:“怕太重的棋,压垮这盘轻巧的局。”
    我知道他在说什么。这一年来,我的旅程被媒体冠以“寻找民间棋心”的美誉,书稿即将出版,纪录片也在筹备。而他始终站在幕后,修复棋桌、设计展墙、默默整理每一段音频。他是那根看不见的线,把我散落的故事缝成一件完整的衣裳。
    可他也最清楚,一旦被聚光灯照耀,有些东西就会变质。就像当年父亲输掉决赛后,整个小镇将失败归咎于他一人肩头;如今若把这群普通人捧上神坛,他们的“棋心”反而会沦为表演。
    “所以你昨晚来这儿,不是路过。”我说。
    他没否认:“我在想,如果当初在H口,你没有捡起那袋木棋子,一切会不会不同。”
    “不会。”我毫不犹豫,“你会找到另一个人,或者另一件事。你一直在等一个能听懂‘落子有声’的人。”
    他终于正视我:“那你现在懂了吗?”
    我望着棋盘,白棋已在右下构筑起模样,黑棋则如游龙穿隙,悄然侵消。这不是胜负之争,而是一场关于存在与回应的对话。
    “我懂了。”我说,“‘落子有声’不是指声音本身,而是当你落下一颗子时,有人听见了你。”
    他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眸中似有星火闪动。
    这时,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一个穿着校服的小男孩撑着红伞跑来,看见我们愣了一下,随即怯生生地问:“叔叔,这桌子……还能下棋吗?”
    “当然。”我把随身带的便携棋盘递给他,“不过今天我们占着主桌,你要不要先看看墙上写的字?”
    他好奇地走到展厅外墙,那里贴着展览结束后的留言精选。他逐行读着:
    >“我妈看完展览哭了,她说她爸以前也爱下棋,后来为了养家再没碰过。”
    >“我今天第一次主动约同事午休对弈,他说谢谢我。”
    >“爷爷走了三个月,昨晚我梦见他坐在这张棋桌对面,说:该你走了。”
    小男孩看得入神,手指不自觉地描摹着那些字迹。片刻后,他转身问我:“叔叔,我能写一句吗?”
    “当然。”
    他从书包里掏出铅笔,在空白处一笔一划写下:
    >“我想和爸爸下一盘棋,但他总说忙。”
    然后抬头看我:“你们……能听见我吗?”
    我喉咙发紧,点头:“听见了。而且,会一直记得。”
    沈砚之站起身,走到墙边,从口袋里取出一枚白子,轻轻压在那句话上,仿佛为它封印一份承诺。
    小男孩笑了,蹦跳着离开。我们重新坐下,雨已彻底停歇,天边透出澄澈的蓝。棋局仍在继续,黑棋打入左边白阵,我选择封锁,他果断断打,展开激烈对杀。棋子碰撞的声音清脆悦耳,像是时间本身在低语。
    “你知道李小川最近怎样了吗?”他突然问。
    “昨天他班主任发消息,说他现在敢举手答题了,还主动教同桌认‘征子’。”我笑了笑,“他妈妈特意打电话感谢我,说孩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