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
那么如何安排空间,成为这部电影自身组织剧情的方式,也是关键点。
毫无疑问,李轩做的很好。
在电影中,通过每次转弯,都会出现新的场景,每个场景里都隐藏着新的秘密,给予观众足够暗示和拉满期待感。
许多观众,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知道接下来故事了。
侯孝贤看过《摔跤王》,清晰感受到两部电影差距。
“李导拍摄功底,又增加了!”
侯孝贤为李轩恐怖天赋,感到头皮发麻。
如果说上次,还能从李轩作品中感受到生疏,一丝丝破碎感,那么这次,几乎找不到什么缺点。
仅仅几个月,进步这么大,若非亲眼所见,侯孝贤根本不会相信,世上竟有如此天才!
随着剧情展开,李家四口住进了黄家大别墅,影片越来越压抑。
那些台词,不断刺激人们三观,画面和故事给予脑海巨大冲击震撼。
“不是那个问题,这是半地下室房间的气味,要离开这里才能摆脱那个气味。”
“偶尔搭地铁时会闻到,搭地铁的人有种特别的气味。”
“有钱人家的小孩连衣服都没有褶皱,钱就是熨斗,把一切都烫平了,所有褶皱都被烫得平平的。”
“等我有钱、要买下这间房子,等搬进去,我和妈妈会待在庭院,因为阳光真的很棒。爸爸只要从地下室走上来就好了,在那天来临之前,请好好保重。”
“……”
这些台词,是何等直白,且震撼人心?
尤其是结尾,李盛宇孤零零在冰天雪地里,遭受寒冷,发出心中梦想。
等到有钱,买下别墅搬进去,爸爸从地下室走上来……
呵呵,何等讽刺?
穷人和富人两个阶级,巨大差距,现实画了冰冷鸿沟。
天差地别!
嘶!
看完电影,许多人倒吸口凉气,丹·罗杰斯激动无比道:“李,你电影拍得太好了!”
“我有预感,它肯定会拿大奖,恭喜你!!”
“丹,八字没一撇,先别急着庆贺。”李轩谦虚说道。
杜琪峰走过来,满脸严肃,眼中带着尊敬:“想不到李导年纪轻轻,竟能拍出如此有深度电影,失敬失敬!”
看完《寄生虫》,杜琪峰自愧弗如,他是土生土长香港人,却只能拍黑帮巷战,揭露时代伤痕。
李轩呢?
从未在港岛生活过,仅仅待了几天,也是为了取景。
却能拍出如此有深度有现实意义的电影!
杜琪峰好歹是从业十几年导演,如果看不出来,《寄生虫》背景,放在港岛,就白混了。
高园园看完人都麻了!
她虽然无法从专业角度,评判一部电影好坏,但演了这么多戏,判断一部电影,好不好还是没问题。
高园园能清晰感受到,《青红》和《寄生虫》两者间巨大差距。
王小帅已经走了上来,由衷叹道:“李导,厉害!”
“《寄生虫》里面有太多隐喻,细节太多,一时半会我答不出来。”
“但我有预感,李导或许要打破壮举了。”
“王导过誉了。”李轩谦虚道:“今年戛纳电影节好电影太多,《寄生虫》或许有可取之处,但其他电影,也不可小觑。”
“胜负未定啊!”
侯孝贤更直接,赞叹道:“后生可畏啊!”
“李导天纵之才,期待你为华人争光那天!”
这些人离去后,几个记者围了上来,开口询问。
“我是路透社记者,请问一下,李司机最后为什么要杀黄老板,如果不杀,结局是不是好很多?”
“雷雨剧情中,黄老板用逃跑的蟑螂形容,有什么深意吗?”
“黄老板死后?一家结局怎么样,是否暗示,黄太太守不住庞大家财,衰落下去了?”
“李导,电影中多次描述了气味,是否从这里开始,已经暗示了结局?”
“你虚构了一个故事,来揭露穷人和富人血淋淋现实差距,有什么目的吗?”
“……”
不得不说,外国媒体,就是比国内直白大胆。
换成新人导演在这里,恐怕会吓得手足无措。
李轩算是老油条了,拥有丰富应付记者经验,面对采访,不慌不忙,游刃有余。
当李轩接受采访时,高园园追上王小帅,急迫问道:“王导,《寄生虫》拍得这么好,是不是要拿金棕榈?”
“不好说。”王小帅想了下,缓缓摇头:“你看过达内兄弟的《小孩》吧?”
“这部电影论精彩和深刻程度,不比《寄生虫》差多少。”
“能不能拿奖,要看评委口味,但可以确定,李轩肯定能拿奖。”
“有机会拿金棕榈!!”
听到金棕榈,高园园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