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600章:誓死追随,初心不改(第1/2页)
豫章以西,长沙以东。
西秦大军集结,拓跋穹与梁拓合兵一处。
四十万余众,声势浩大,足以威震江南。
天策军不曾在这一带征战过,因此这一带的军民不曾领略过天策军的勇武和仁义。
拓跋穹深知其中门道,生怕再被天策军的风评碾压,故而严禁部队扰民,保持与民秋毫无犯。
长沙和武陵两郡的军民得以不受兵燹,对西秦人也就不那么抵触了。
但此举也让西秦的粮草压力剧增。
原本军队可以在敌国境内取食,尤其是如今秋收刚过去不久。
对此,拓跋穹也不敢强征粮食,而是派人在两郡发布通告,以市价征收余粮,以充作军粮。
从江北往这里运输粮食,补给线太长,他还需要分兵守备运粮队,毕竟梁萧多次在粮草方面做文章,让匈奴人防不胜防。
而上次西秦也是因为卖给匈奴人太多军粮,导致本国无法承受粮草的压力而退兵,这一切也是始料未及,就连最无缺都想不到梁萧能那么快收复燕云之地。
此役乃是劳师远征,又没有最无缺相助,拓跋穹更加谨慎。
这是他几乎孤注一掷的选择,必须夺取江南大片地区,再利用城郭,与梁萧周旋,那么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否则,梁萧一统天下只是时间问题。
当夜,拓跋穹召集以梁拓为首的一众宗室将帅,紧急讨论。
“朕刚才反复确认了情报,此次镇守江南的主帅乃是释流云,由靖云生等人辅佐……”
梁拓等人心头一凛。
随着梁萧的崛起,其麾下的武朝三杰也广为人知,尤其是一直不愿透露姓名的卓子房,已被证实是陆湛推崇的“旷世王佐”。
此三人皆可出将入相,只是本身专精的方面异常突出。
武朝三杰一次来了两个,北方又有秦勋、常念侠、慕凌生等人坐镇燕云之地,徐州更是有梁萧与卓子房的组合亲自坐镇,即将完成迁都。
梁拓沉声道:“陛下,我军必须速攻,刻不容缓!”
拓跋穹郑重点头,环顾众将:“诸位认为呢?”
“臣等附议!我军宜速战速决!”众将纷纷回应。
他们已经在燕云之地和徐州三郡领教过天策军的厉害,在本国没能研究出可以匹敌天策府的弓弩之前,此役越拖对西秦越不利,很可能导致本土遭袭。
拓跋穹确认众人意见一致,也毅然下令。
“明日一早,由朕亲自率众三十万,奔赴豫章一带,督军猛攻!武安君率众驻防两郡,以防天策军从南北两路奇袭!”
在拓跋穹的动员下,二皇子梁铮留下来协防。
拓跋穹亲自带领宗室将帅,一路东进。
临别之夜,梁拓难掩担忧,反复提醒。
“陛下,保重龙体,另外,提防羯人……”
他的义父积劳成疾,才刚离世不久,现在这位岳父又心急如焚,从燕云到江南,一路折腾,着实令人担忧……
拓跋穹握紧梁拓的手,语重心长道:“朕本该委托你出兵,但此役关键,宗室子弟之中又已有不少人知晓你的身份,只怕将帅失和……”
“臣晓得,只要陛下一声令下,臣与西秦铁骑随时可以奔赴战场!”
拓跋穹心中一暖,拍了拍他的肩膀,望向东北方,目光灼灼,言辞悲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600章:誓死追随,初心不改(第2/2页)
“这可是朕与丞相最后的机会!”
是夜,卓子房也先行一步抵达沛郡,与梁萧会合,汇报情况。
“江南还有一部分三大门阀子弟从外地赶来,要加入迁都队伍。我军已经严密盯防,未经允许,禁止门阀要员出入。只是,迁都的队伍庞大,难免还会有漏网之鱼……”
梁萧安慰道:“无妨,我既然敢赐死三家家主,自然无惧这点风浪,一切皆在你我预料之中。更何况,我们还必须逼反一部分外面的三家子弟。”
卓子房终于如释重负地笑了。
“能够得到东野氏的认可与配合,这一切可以加快提上日程,看来已经不需要凝霜公主承担作为女帝的压力。”
梁萧也难得欣慰一笑。
在这个时代若是出现女帝,势必引起江南士族的激烈反抗。
原本他也想借此机会扫除群雄,毕竟先帝遗诏写得明明白白,扶梁清霜上位也是名正言顺。
只是,让妻子承担这等压力,本就非他所愿,除非万不得已,否则他不会作此选择。
但他想不到,南王居然敢组织三十万大军与他对决,硬是让他横扫群雄,漏网之鱼屈指可数。
那这一切就简单很多了。
但此事也导致了另一个局面,那便是各地守军因为军阀抽调兵力,如今能用来防备西秦的部队少得可怜,几乎是云家在孤军奋战。
而京城这边的降兵还需要改造,短时间内无法送去战场。
巴蜀那边很可能被西秦部队堵在川口。
当务之急,是尽快正本清源!
“子房,你可有随我迎接新时代的觉悟。”梁萧豪情万丈,执着卓子房的手,满怀感激之情。
若没有这位挚友倾力相助,仅凭他一人,即使偶得故乡的认知,面对这时代洪流,他也未必能够一统天下。
西秦的强大,他已领教过了,拓跋穹确实具备一统天下的潜力。
只不过,天策军更加强大。
既生瑜,何生亮!
卓子房欣然点头,神情是前所未有的坚定。
“自然是誓死相随,惟愿初心不改!”
二人便在月下商定登基之后的各项事宜。
入主京师之后,他给天策府一众文武加官进爵,其中有一部分官职不需要改动。
但六部很需要人手,只靠尚书台和散官办事,难免累死。
六部的存在,自有其合理性,只不过需要他来优化一回。
沛郡东南的官道上,迁都队伍在附近的县城休息。
此时北方已有些寒冷。
露天客栈里,梁杋与门阀众人冻得直哆嗦。
“陛下,刚才沛郡送来急报,武王已经取消了端木家所有人员在修史方面的相关职位,尤其是太史令。如今太史令由东野清正接任!”
梁杋接过公文看了一眼,面无表情,回顾门阀众人。
与天策府上下满怀期待截然不同,三大门阀子弟笼罩在愁云惨雾之下。
“还有,武王即将迎娶四位新的武王妃!”
一旁的司徒落月听到消息,竖起耳朵,如鲠在喉。
如今的武王妃可以是任何女子,唯独不会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