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
“看来他们需要现金流。”维克多莞尔,“那就等他醒来以后,好好谈一谈,我会尽快安排团队去跟飞利浦和西门子的董事会负责人见一面,探寻一下他们的实际想法。”
“OK。”
墨菲说道,“不过还有一点,虽然阿兰之前透露的消息,是飞利浦和西门子打算将宝丽多的股份全部出售,但似乎并不是一次性出售,具体只有谈完才知道,但我想飞利浦和西门子都不愿意一次性放弃音乐版权业务,毕竟他们未来如果深跟CD业务领域的话,也需要音乐版权的支持。”
“嗯……”
维克多心里很快组织好了逻辑链。
飞利浦和西门子现在需要一笔钱来研发CD业务,但又舍不得以当前价格一次性卖掉宝丽多,说是会将股份全部卖掉,实际上是想慢慢的卖,并希望未来CD业务的成熟,能持续拉高宝丽多的售价。
整个80年代,得益于磁带销量和随后的CD技术革命,音乐产业迎来了一个黄金期,为全球唱片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收入。
可以说,飞利浦和西门子赌对了,他们在十年间多次拉扯之后,才最终决定花落MCA,而那时候宝丽多的价格,距离最初他们打算售卖时已经疯长了好几倍。
果然是盎格鲁-撒克逊人!
维克多的脑海里瞬间蹦出了这句话。
在整个英语世界基本已经放弃使用“盎格鲁-撒克逊”这个词汇的情况下,法国人却反其道而行,不但乐于使用,甚至经常用这个词来形容那些说英语的族群。
其原因不单单是对英美资本的一种吐槽,也是一种觊觎。
上百年来,法国的文学作品在推动盎格鲁-撒克逊概念成型上,发挥了巨大作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词几乎就是法国人发明的。
当法国人认识到盎格鲁-撒克逊人内在的危险性时,他们想要仿效的欲望反而更加强烈。
此刻的维克多,就是这种心态。
盎格鲁-撒克逊族群想凭一己之力瓜分全球,他又何尝不能在全球音乐版权这块蛋糕上瓜分一大块?
端起面前的咖啡杯,维克多随即联络了皮姆·施瓦茨。
“第一笔资金回笼之后先买宝丽多,而且我要的是整个集团。”
维克多将来龙去脉说清楚后,直接下达命令,“你跟飞利浦和西门子约好时间,就带着团队去跟他们进行面谈,在合理的价格范围内,时间越短越好,必须是全资收购,绝对不能跟他们挤牙膏似得一点点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