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7、血液中的手掌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能不愤怒吗?
    她好端端地陪着自己的‘猴妈妈’正在酣睡,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事情,突然就被李七玄一把薅出被窝,倒提着一路狂奔来到这里,速度太快,连鸡毛发型都乱了。
    李七玄丢给它一块小型仙石。
    “李哥,有事您吩咐。”
    指路鸡肥翅膀抱着仙石,用嘴咬了几下,顿时眉开眼笑。
    “指路鸡,无限极。”
    它一脸谄媚:“不管您找什么,上天入地,跨山越海,我都能准确指路,绝对不会出错。”
    李七玄懒得哔哔,直接说了目标。
    指路鸡......
    从前啊……
    火炉里的松枝又爆了个小火星,溅出一点橙红,落在陈默的鞋面上,像一粒不肯熄灭的星子。他没动,任那微光灼着皮革,仿佛这痛也值得记住。屋外雪落无声,可他知道,此刻的寂静不是空无,而是无数声音正在汇聚??从地铁站角落里流浪歌手哼唱的民谣,到南极科考站深夜值班员写给亡妻的日记;从非洲某个村落母亲哄孩子入睡时编的故事,到月球基地宇航员在零重力下朗读《守望实录》第一章。
    林知遥将盲人老人讲完故事后的蜡烛小心收进铜盒,那是“念安堂”的规矩:每一段被讲述的真实,都要以火为证,封存于心。孩子们早已熟记这一仪式,他们不问意义,只知去做。那个拉小提琴的女孩正低头修补琴弦,手指冻得发紫,却笑得极暖。“我爹说,音不准不要紧,只要心里记得调就行。”她轻声对身旁的小男孩说。男孩点点头,把怀里一本用作业纸装订成的手册递给她:“这是我写的,《阿奶的针线筐》。你能给它配个曲吗?”
    林知遥听见了,走过去接过那本册子。纸页粗糙,字迹歪斜,还夹着一根褪色的红毛线。她翻开第一页,念道:
    >“阿奶总坐在门口补衣服。她说线不能断,一断就接不上了。
    >我不懂,后来她走了,我才明白??
    >原来她是怕我们忘了怎么缝补破碎的日子。”
    她的声音微微发颤。这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可正是这些细碎如尘的温柔,一次次把人从深渊边缘拉回来。她抬头看向墙角那台老录音机,它今天还没响过。但她知道,它在等。就像龙刀在等一声呼唤,灯塔在等一段信号,而人类,在等一个愿意开口的人。
    “你想不想试试?”她问女孩。
    女孩咬了咬嘴唇,点头。她架起琴,闭上眼,指尖轻轻拨动。没有乐谱,也没有节拍器,只有心头那一缕回忆牵引着旋律缓缓流淌。起初生涩,像初春融雪滴落屋檐;渐渐清晰,如同溪水绕过石缝;最后竟织成一片温柔的网,笼住整个房间。几个年幼的孩子不知不觉靠在一起,像是回到了母亲怀中。
    陈默静静听着,忽然觉得胸口一阵发热。他伸手摸向怀中的《新守望录》,却发现封面不知何时变得温热,仿佛有生命在呼吸。他迟疑片刻,翻开最新一页,只见原本空白的纸上浮现出一行新字:
    >“她教我的最后一课,是沉默也能唱歌。”
    字迹陌生,却又莫名熟悉。他猛地想起什么,急忙翻到目录末尾??那里本应是空白的附录页,如今却密密麻麻列着数百个名字,每个名字后面都标注着地点与时间。最上方第一个写着:
    **苏婉清|念安堂创始者之一|逝于风雪夜归途|遗言:替我听一听春天的声音**
    陈默的手指顿住了。
    苏婉清,这个名字他曾无数次在旧档案中看到,却始终以为只是传说人物。她是林晚最亲密的战友,也是最早提出“用故事对抗遗忘”的人。二十年前,在一次前往西北灾区的路上,她遭遇暴风雪失联,遗体直到次年春天才被牧民发现??怀里紧紧抱着一台录满民间口述史的磁带机,电池早已耗尽,但胶带完好无损。
    而现在,她的名字竟出现在《新守望录》中,且……还在变动。
    他屏息注视,只见“遗言”后的文字开始缓缓延伸:
    >“替我听一听春天的声音……还有,告诉后来的人,别怕软弱。
    >真正的坚强,是敢于承认自己需要别人。”
    话音未落,窗外一道银光掠过,快得几乎无法捕捉。但屋内所有人同时抬头??包括那个盲人老人??仿佛灵魂感知到了某种召唤。紧接着,屋顶积雪微微震颤,一片雪花旋转着飘落,在接触到火炉热气的瞬间,竟折射出七彩光芒,宛如微型极光。
    林知遥冲出门去。
    雪已停,夜空澄澈如洗。她仰头望去,只见一道流光自北方疾驰而来,划破长空,最终悬停于“念安堂”上空三丈之处。那是龙刀,刀身不再闪耀刺目银辉,而是泛着柔和的青白色光晕,如同月照寒江。它不动,也不语,只是静静悬浮,仿佛在等待什么。
    “它回来了。”陈默站在门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