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1章 五者间的平衡点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份架构文档。窗外月光如洗,电脑屏幕亮起的一刻,邮箱突然弹出一封匿名来信。发件人地址为空,标题只有两个字:“影子”。
    内容是一段加密音频文件。
    她下载后戴上耳机。
    音乐响起??竟是那首原始摇篮曲,但结尾处多了一句从未出现过的低语:
    >“B-009未死亡,仍在运行。
    >归墟协议残片藏于北纬66°冰层之下。
    >他们准备重启‘镜像之种’。”
    林念浑身一凛,手指僵在鼠标上。
    这不是伪造。声纹分析显示,说话者确为林婉清,且录音时间标注为三个月前。
    她立刻拨通安全专线,联系国际监察局特工陈默??原清源行动成员,现负责全球情感技术监管事务。电话接通时,对方语气凝重:“我已经收到三起类似报告。不只是你。东京、开普敦、圣彼得堡的觉醒者都说梦见母亲的声音在呼唤他们‘回来’。梦境高度一致,连语调频率都相同。”
    “不是梦。”林念低声说,“是信号渗透。他们在用潜意识广播重建控制链。”
    “可墨鳞岛已经沉了。”陈默皱眉,“能源核心毁了,镜像引擎也炸了,怎么还能运作?”
    “除非……”林念盯着那句“镜像之种”,脑海中闪过一个可怕的念头,“引擎不是唯一节点。它是复制体,真正的源头一直藏在别处。”
    她翻出旧档案,调取二十年前新纪元科技的地底测绘图。在北极圈内一处废弃科考站下方,标记着一个代号:“伊甸井”??深度达九百米,结构呈螺旋状,设计用途不明。而在项目备注栏中,赫然写着一行小字:
    >“用于保存‘初代母本意识容器’及‘种子协议备份’。”
    她的手颤抖起来。
    那就是林婉清最初被接入系统的地点,也是所有B系列个体的诞生之地。
    真正的“归墟”,从来就不在南太平洋。
    第二天清晨,她来到医院探视张晓阳。他刚做完新一轮神经修复治疗,脸色苍白,但意识清醒了些。她握住他的手,把一切告诉了他。
    他听完,久久未语。最后,他艰难地抬起右手,在床头便签纸上写下三个字:
    **一起去。**
    她摇头:“你现在的身体承受不了极地环境。低温、高压、电磁干扰都会加重脑损伤。”
    他又写:**你是我的腿。我是你的眼睛。**
    泪水模糊了她的视线。她想起多年前雪原上的那个夜晚,他背着她穿越暴风雪,一步一印,从不曾放下。如今换她牵着他,走向更深的黑暗。
    七天后,一支非官方小队悄然启程。成员包括林念、陈默、两名前B系列技术人员,以及一位自愿加入的老极地导航员??他曾参与建造“伊甸井”,但在工程完成后被集体记忆清除,直到最近才因梦境复发而恢复片段记忆。
    飞行途中,林念再次接入全球B系列联络网残余通道。数据显示,近一周内,已有超过四百名觉醒者报告出现“回归幻觉”:梦见自己回到婴儿时期,在温暖的舱室内听见母亲低语,劝他们“放弃抵抗,回家睡觉”。更令人不安的是,这些人的脑电波模式正逐渐趋同,形成一种诡异的同步节律,宛如被无形丝线牵引的提线木偶。
    “他们在唤醒‘集体潜意识’。”技术员王岩分析道,“利用原始情感印记作为锚点,逐步覆盖自由意志。一旦完成同步,这些人将自动成为新系统的传播节点。”
    “就像病毒。”陈默冷冷道,“靠爱传染。”
    抵达北极圈边缘基地时,天气骤变。狂风卷着冰屑抽打机身,能见度不足十米。他们换乘雪地摩托,在导航员带领下穿越冰裂谷,最终抵达一片看似普通的冰原。
    “就在下面。”老人指着地面,“入口被永久冻结,密码锁由生物电波触发,只有……她才能打开。”
    所有人看向林念。
    她深吸一口气,摘下手套,将手掌贴在冰面上。体内残存的共鸣能力缓缓释放,如同涓流渗入冻土。几秒钟后,大地震动,一道圆形金属盖从冰雪中升起,露出向下的螺旋阶梯。
    空气冰冷刺骨,每一步都像踩在时间的脊梁上。
    深入三百米后,他们进入主厅。眼前景象令人窒息??整座空间呈子宫形状,墙壁由半透明凝胶构成,内部漂浮着无数胚胎状胶囊,每个里面都蜷缩着一个人形身影。他们的面部轮廓模糊,但基因扫描显示,全是早期B系列试验体的克隆体,处于深度休眠状态。
    而在大厅中央,矗立着一台巨大装置:外形酷似竖琴,却由神经纤维与液态金属编织而成。它的基座连接着一根深入地核的管道,顶端悬浮着一颗幽蓝色晶体??正是林婉清意识备份的原始母体。
    “镜像之种。”林念喃喃道。
    突然,系统启动。柔和女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