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卡尔塔决战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收到来自曼古普的求援后,正在北克里木前线苦战的希林不禁又气又笑,“这些卡菲勒,关键时候不仅指望不上,还净拖后腿。算了,过会问问巴林阁下怎么看吧?”话音刚落,他就赶忙抬起手中弯刀,挡下了一名骠骑兵的攻击。
    与此同时,鞑靼叛军的军帐中,穆斯塔法·巴林在送信使离开后,面色平静地坐到自己的座椅上,确定自己身边都是绝对可信的亲信皇后,轻蔑地把那封求援信给掼在了桌上,“这种东西果然不能成事,幸好我从一开始就没指望过他们。”言讫,他迅速抄起纸笔,为他真正效忠的君主写下这份叛军方面机密情报,并在信上询问要不要开展早已就绪的计划。
    巴林的信件很快经由先前建立的秘密渠道到了他真正效忠的那人的手中。当晚,那人阅览这封信后,他非常满意地点了头,“巴林提供的情报真是及时啊。幸好我早有预见,把他拉到了我这边。虽说拉不过来也没事,只是进度会稍稍慢点罢了。”
    在这番自言自语后,他很快对巴林下了指示,让他想尽办法消极懈怠对待曼古普那边的求援请求,同时在得到他回信之后就立即实行预定计划,让他用任意的手段把希林给处理掉,生死不论。“如果是直接杀了的话最好。不过考虑到他们先前的关系,随他吧。”在把回信寄出去后,他无奈地想。
    不过曼古普那的叛军还不知道自己内部出了个这么大的岔子。在确定和谈妥协无望后,他们只得调动自己剩余的力量,整军备战,其中就包括先前提到的联系鞑靼叛军一事。
    到了和谈破裂后的第五日,以撒手指发抖地问被他任命去负责军务的沃洛尔:“我们现在还能调动多少人?”
    “禀告陛下,不到五千。”沃洛尔尽力不让自己的语气中带着悲观色彩。
    “怎么会……”这几天精神高度紧张的以撒终于无法自已地抱头质问。
    “先前拉乌斯阁下的那场大败丢了两千人,不但损失不小,还让那些原本站在我们这里的贵族开始骑墙观望。而且现在不仅贵族领主榨不出兵,小农市民也已经动员到极限了。陛下,如果榨取小农,那曼古普估计第二天,不,当晚就要易主了。”沃洛尔有些语无伦次地把现状简略地告知与以撒。
    以撒听罢,不知所措地握紧双手。半响,才扭头面对同样被他授予军务之职的克利尔,转移话题般地问他:“克利尔阁下,现在您麾下的那几名耶尼切里士兵还能作为助力吗?”
    克利尔真想告诉他不行,可算是高昂的沉没成本逼迫他把这话咽了下去。要知道,他为了借助混入狄奥多罗公国内战的行径来实现他心里的“将功赎罪”,在去年投奔这边后可是深度介入了公国的内政。为此,他还故意让自己及其麾下的耶尼切里士兵断掉了跟奥斯曼苏丹国的联系,以求在他事成之前不被钱达勒帕夏给追查到。
    不过现在嘛,他只好在自己心里深深叹了口气,“一群废物,就这种水平也要造反?我真是看走眼了。”他在心里这么讥笑了一句,随后就为自己居然就这么介入了这场内战而懊悔。
    好在他自认为自己只算是客将,就算这边战败了又何妨?到时候稍稍打打假仗,装作激战的模样,然后他就能直接率众投降,然后又能得份美名,岂不美哉?
    嗯,若是他知道对面对他并非毫无察觉,而且已经在暗地里想好怎么处置他后,克利尔或许会更谨慎地思考一下。
    是的,在暗部的刺探下,曼努埃尔早在内战前不久就知道了那名原支援克里米亚汗国的耶尼切里将领及其麾下士卒投奔了自己弟弟那边。在最初的怒意被压制后,他就大致想好了要怎么处理这帮胆大包天的家伙。
    不过这是大概数周前的事情了。在安排好各处战线后,和谈破裂后一周,做足准备的曼努埃尔决定亲率四千余名士兵,收复公国首都曼古普。
    由于先前苏格达亚大捷造成的影响,外加曼努埃尔本人名声在外,他途径之地均未遭受激烈的反抗。或者说捷报的传来根本就没有歇止过。很快,仅仅不到半天,曼努埃尔就收复了沿海的大批重要城镇。由于胜利来得太顺利,当天下午,他就下令暂时歇息整顿,以求以饱满的精力面对接下来可能发生的决战。
    曼努埃尔的屡战屡胜与每每报捷很快吓到了仍盘踞在曼古普的叛军。出于恐惧和担忧,在北方援军迟迟没有风声的情况下,以撒强行命令沃洛尔率领军队开动,要趁对方军队立足未稳前一击击垮对方。为此,他甚至还大给贵族市民们,还有克利尔开空头支票,许诺各种常态时他根本不会应允的请求。
    就是在这种情形之下,次日上午,曼努埃尔惊讶地在城镇卡尔塔撞见了叛军的主力。在不到一刻钟的懵逼之后,他立即让麾下士卒对叛军展开攻击。
    这次战斗,双方投入的都是各自的主力。其中曼努埃尔方面有近四千人,而叛军方面的人数也是差不多四千人。可是双方质量的差距相当明显:曼努埃尔军的先锋部队都身披轻便但结实的鳞甲,两翼均为数量不多的轻骑兵,中军里则有数量适宜的火枪手与弓箭手作为辅助,甚至还有50名重骑兵在充当护卫兼备用军;而叛军方面将寒酸了不少,虽然先头部队也是身披轻甲,但由于兵力来源较杂所以款式显得格外繁杂,中军与后方部队中甚至还有许多身穿薄衫、手持草叉锄头的佃户小农。
    这种里面一堆老农征兆兵的部队怎能赢过经受过沙场洗礼、装备齐全与兵种健康的曼努埃尔方面军呢?很快,在质量的优势碾压之下,不到半小时,叛军的士气就彻底崩溃,全军大都作了鸟兽散,不是赶着溃逃就是赶着投降。只有克利尔及其手下的那队耶尼切里外援还是苦苦支撑,希望能等到对方主动劝降。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