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发成熟的火器打击下,人数质量本就处于劣势的奥斯曼军最终在3月12日的凌晨到来前完全败北。随着上万名加齐勇士葬身草地,昔日强盛至极的奥斯曼也终于迎来自己的落幕。
1453年3月末,卡拉曼占领阿菲永卡谢希尔(Alyonkarahsar);
1453年4月初,罗马帝国夺取奥斯曼的东北重镇托卡特、乔鲁姆与锡瓦斯;
1453年5月初,除安卡拉周遭的地区外其余地区尽皆落入奥斯曼的敌手;
1453年5月上旬末,除安卡拉城之外的安卡拉地区被罗马帝国收复;
1453年5月中旬,因城内军民为了埃斯基谢希尔之战而被尽数调用,因此罗马大军轻易地拿下了这座要塞城市的大部,此时离彻底毁灭奥斯曼只差一座安卡拉行宫。
到此时,罗马人的攻势却忽然中止。他们明明把这座宫殿团团包围,却没有攻进来的丝毫表现。以为抓到了一线生机的阿拉丁·阿里因此多次派出数名家仆去跟罗马人谈和,但他总能在第二天早上看见那些被他派去的仆人被割开喉咙、剥去衣物倒吊在十字架上的惨状。
难道这是那名罗马皇帝为了折磨自己吗?忧愤之下的阿拉丁·阿里在被困在行宫里之时,有时甚至想到这种可能。可旋即被自己否定:那名实用理智的罗马皇帝怎么可能会出于这种无聊的理由干出这种事,对方这样必然是有什么深意。
阿拉丁·阿里自然不会理解,他们奥斯曼家族的老对手曼努埃尔这么做并非出于什么军事政治上的考量,而只是纯粹的恶趣味罢了。对于这位熟知前世历史的皇帝来说,让罗马的死敌死于1453年5月29日这个时间,可以说能为他带来一种充满宿命感的快感。
当然,这种话他肯定只会藏在心里。事实上,除了随军的首相和长子外,所有人都认为他们的巴西琉斯这样肯定是有原因的。只有与曼努埃尔非常亲近的那二人,能隐约察觉到他这样真的有可能是出于愉悦。
这种如死般沉寂的局面一直持续到5月29日的中午。直到此时,巴西琉斯终于对全军下令强攻安卡拉城。
最后的这个阶段已经完全谈不上战争了,只能说是一个充满讽刺的收尾。数以千计的罗马士兵杀入宫外,跟誓死守卫苏丹最后一批的耶尼切里们厮杀在一起。每一个士兵都希望,率先砍下异教苏丹首级的是他们。
面对此情形,先前一直颓然的苏丹再度奋起了一把,指挥最后这百余名将士奋力抵抗罗马人的兵锋,即使并没有什么作用。而这场对奥斯曼人几乎可以说是毫无意义的厮杀,则一直持续到了夜晚的到来。此时行宫大门已经被罗马士兵控制,已经身负数处创伤的苏丹在亲信的保卫下,勉强转移到一间地下隔间里面。感到即将逝去的他不禁一阵恍惚,犹如走马灯一般地回忆完了上述的一切。
从回忆中回到现实后,看到自己的亲信们已经全为了自己去守住房间门口外,听到那阵阵即将逼近的希腊语叫骂,阿拉丁·阿里不禁呼喊:
“阿拉啊,求您让一位慕斯林砍下我的头颅吧!”
但没有人回应,他的那些部下们都在外面为他们的苏丹尽死了。可即使他们听到了,估计也不愿意做出这种不忍之事吧。
察觉到这些,理解了自己境地的阿拉丁·阿里方才绝望地用右手取出腰间的弯刀;
房间外的刀剑碰撞声逐渐变稀。
年轻的苏丹缓缓起身,用他的左手取下了房间里的一根火把,呆视着它;
地下房间的大门处传来了暴力的撞击声。
苏丹面色扭曲地坐到一张桦木桌旁;
大门终于被强行砸开,三四名全副武装的罗马士兵闯了进来。
苏丹冷笑着把火把扔到地上,任凭它燃烧着这间房间;
士兵惊恐不已,纷纷想挤出这里,但也有胆大者试图就地灭火。
趁此时机,末代奥斯曼苏丹阿拉丁·阿里终于举起右手弯刀,干净利落地抹断了自己的脖子,结束了自己这不长但也足够命运多舛的一生。
1453年5月29日夜,年仅28岁的末代奥斯曼苏丹阿拉丁·阿里在点燃安卡拉行宫地下室内自焚居所后自刎而死,其麾下最后一批耶尼切里士兵则至死守卫这座焚烧着的宫殿直至最后一人。
当日深夜,当最后一名耶尼切里战死后,罗马皇帝曼努埃尔三世麾下的菲拉卡军团踏入了奥斯曼这片最后的领土,并在当夜于巴西琉斯的授意下处死了苏丹阿拉丁·阿里的所有妻妾儿女。
自此,曾经盛极一时的奥斯曼苏丹国彻底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