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蒸汽产生的动力就是人类能掌握的最大力量了。”
“但是相比现在的新型火药,威力却又不值一提了。”
“同样,新型的火药或许在未来看来,就跟我们现在看待弓箭的威力一样。”
“现在欧洲的战争开启,我知道有不少科学家都在秘密研发新式武器。”
“对此,我表示理解,毕竟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
“从某种角度看,科学家就是另一种类型的士兵。”
“士兵为国而战,是天经地义的,任何人都不能指责。”
“但是!”
“科学家在战争中创造的一切,对于科学本身而言,是毫无意义的。”
“无论炸药的威力有多大,其原理都是化学反应。”
“无论枪械的准度有多高,本质都是轨道的计算。”
“这些武器所用到的科学原理,在科学领域属于最简单的层级。”
“就好像让一个博士去计算中学生的题目一样。”
“所以,有很多科学家对于战争是厌恶的,他们不愿意掺合进去。”
“他们更愿意去研究真正的科学和真理。”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不爱国了。”
“对待这类的科学家,不能按照士兵或者敌对势力的身份去看待。”
“不能因为他们是科学家,有潜在的威胁,就禁锢他们。”
“如果连中立都不允许,那么疯狂科学家出现的概率就会大大提高。”
“这是所有人和国家都无法承受的后果。”
“因此,我想呼吁世界各国政府,请善待和尊重中立的科学家们。”
“他们追求的真理,对于全世界都是有益的,对于各国是等价的。”
“爱丁顿教授,他在战争期间,依然冒着生命危险,去验证广义相对论。”
“这是一种对科学何等纯粹的精神。”
“相对论造不出一枪一炮,但它却能造出物理学璀璨的未来,甚至影响所有人类的未来。”
“最后,我要对全世界的科学家同行们说一句。”
“让我们联合起来,共同呼吁。”
“战争应该为纯粹的真理让步!”
“最后,我诚挚邀请全世界所有反对战争的科学家们,欢迎你们来到科学之城。”
“这里是我为科学打造的净土。”
轰!
1914年8月4日,当李奇维的《告全世界科学家书》在《自然》上发表后,瞬间引发了全球的轰动。
无数主流报纸争相转载。
战争带来的阴霾,让所有人都喘不过气来。
在这篇文章中,李奇维掷地有声,字字珠玑。
虽然他没有明确反对战争,但是大家都能读出其中隐含的思想。
他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理性地看待了科学和战争的关系。
他没有煽情、没有鼓动、没有愚昧地认为科学家不该参与战争。
而是从一个独特的角度,阐述了他对战争中科学家责任的看法。
尤其是关于中立科学家和战争为真理让步的论点,更是让无数科学家动容。
简直说到了他们的心坎上。
虽然很多人为祖国而战,但是他们真的不想参与战争。
这种矛盾让他们很痛苦。
李奇维当世科学第一人的地位,他的文章造成的影响可想而知。
尤其是其中的一句:如果我愿意,我有办法毁灭整个世界。
更是让无数人疯狂了。
所有人仿佛看见一道霸天绝地的身影,高高在上地俯瞰着这颗星球上的战争。
巨大身影冰冷的眸子毫无感情,但是若细心,就能看到那一闪而逝的人性光辉。
几乎在收到李奇维求助信的第一时间,德国的科学家们就看到了这篇文章。
所有人都被震撼住了。
普朗克盯着文章足足看了十分钟,他的脸上因为激动而潮红。
他喃喃自语道:
“布鲁斯,文章写的太好了。”
“这一次,连我都要追随你的脚步了。”
随后普朗克毫不犹豫地下定了决心。
他当即组织和号召德国境内的科学家们,齐聚德国科学院。
他联合伦琴、维恩、能斯特等大佬,共同呼吁众人,为爱丁顿等人提供帮助。
很快,在德国科学院的努力下,一场营救工作正式开始。
这不仅是救赎爱丁顿,更是救赎广义相对论。
最重要的是,这是对真理的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