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人们在战争会寻求慰藉。
能慰藉心灵的物品有很多。
一张泛黄卷边的照片;
一块被摩擦锃亮的怀表;
一个栩栩如生的木头玩具。
甚至是无形的,埋藏在心里深处的思念。
等等。
然而,在这些物品中,书籍永远是排在第一梯队的。
尤其是那些经典好看的小说,更是让无数人魂牵梦萦,回味无穷。
即便是战争,也无法阻挡人们看书的热情。
德国和俄国的东面战线上,相比于欧洲腹地,这里的战争烈度不是很高。
但只要是战争,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此刻,德军方面的一个战壕内。
炮兵少校史瓦西正在津津有味地看《虫子》。
现在是双方停战休整时间,预计下一轮对战还有两个多小时。
这点时间足够史瓦西仔细看几十页了。
旁边的炮兵们,都是无比佩服地看着眼前这个男人。
以史瓦西如今在德国的地位,他完全可以不用上前线。
但是出于爱国之心,他竟然以42岁之龄,主动服役,让当时的征兵官都惊了。
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年龄,还有他的身份: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第三预言,德国科学院院士。
一个院士上战场,这不是开玩笑吗?
史瓦西立刻受到所有士兵由衷地敬佩。
这是一个真正的男人!
军方大佬亲自出面,劝说他放弃上前线,可以留在后方做点辅助工作。
但史瓦西坚持说道:“让我去吧,我能快速准确地计算炮弹轨道。”
军方拗不过他,只好同意,但是直接给了他炮兵少校的头衔。
意思就是你可以待在阵地指挥,不需要去上真正的前线。
但是史瓦西岂是贪生怕死之人,他亲自上场,指挥士兵们调整和优化炮口。
士兵们都非常尊敬这位长官,简直强的一塌糊涂。
也有人不解,问他为什么。
史瓦西说道:“我就喜欢打炮!”
除了打炮,他还有一个习惯让手下士兵们肃然起敬。
那就是当别人都趁着休战抽烟聊天侃大山时,史瓦西掏出书,静静地阅读,旁若无人。
这一幕把周围的小伙子们都吓傻了。
没有人认为史少校是在装逼,人家这是真的热爱。
“上帝啊,怪不得长官能当院士,就凭他把读书看的比生命还重要的态度,怎么可能不成功。”
“我退役后,准备申请史瓦西教授的博士,希望他能愿意收留我。”
炮兵们和普通士兵不同,他们的平均学历和科学素养更高,不然也当不了炮兵。
所以确实有人可以退役后,考虑继续去学习深造。
史瓦西没有听到周围士兵们的赞叹,他此刻已经完全沉浸在小说里了。
作为少校,即便在战场上,他也能托人给他带书。
“好看,真是太好看了。”
“如此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还有这么专业的科学素养。”
“这个世界上,也只有布鲁斯教授能写出这种作品了。”
“三恒星文明的人,思维竟然是透明的?”
“哎,要是我们人类也这样,估计就没有战争了。”
“还有这个水滴,竟然是靠第三种力制备的。”
“强力!这个名字也太贴切了。”
“世界上真的存在第三种力吗?”
这一刻,史瓦西深深地感受到李奇维的恐怖之处。
这才是真正的科幻。
利用科学知识,逻辑严密地推理出来的武器,近乎于奇幻中的神灵武器了。
这不就是科幻这个词语的含义吗?
以科学,成奇幻。
蚂蚁若是知晓人类的存在,估计也会把人类的科学当成奇幻的魔法吧。
史瓦西又想到了自己。
李奇维在小说中描述的那个冰冷但璀璨的宇宙文明,让他痴迷。
他本身既是物理学家,又是天文学家,所以更能体会到小说中的惊艳之处。
一切都是建立在合理的科学推理之上,但是又超越了人类的想象极限。
三恒星文明、舞者文明......
“要是能跟这些外星人干一仗,打他们一炮那才过瘾啊。”
“看看是你的水滴硬,还是我的大炮猛。”
这一刻,史瓦西甚至有些厌倦战争了。
真实历史上,他在战壕里求解场方程。
而现在,他是在读《虫子》。
小说里那些气势恢宏的场面,让他觉得现在的战争挺没有意思的。
他也读出了小说中的反战思想和科学家责任问题。
科学家应该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打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