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组建华夏科学社!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会愿意见我们三个无名之辈。”
    李奇维大概知道了三人的信息,笑着说道:
    “我是华夏的科学家,自然要关心华夏学生的成长。”
    “你们都是华夏留学欧美的精英,将来都是要报效祖国的。”
    “有什么困难,都可以来找我。”
    任鸿隽三人脸上大喜。
    李校长果然和大家说的那样,心系祖国。
    赵元任接着说道:
    “校长,我在美国留学期间,听到周围很多学生依然在谈论1910年,您在普林斯顿大学的演讲。”
    “那场演讲的内容真是太精彩了。”
    “我每次想到自己没有在现场,都懊恼不已。”
    李奇维呵呵一笑,这个马屁他很喜欢。
    他又看向杨杏佛,对方也笑着说道:
    “校长,您写的《虫子》,我读了不下十遍。”
    “那真是超越时代的科幻作品。”
    “它对于科学的普及和传播作用,简直比成千上万张报纸杂志都有用。”
    李奇维微笑着看向三人,这样的赞美他已经听了无数遍。
    他伸手虚按,随意地说道:
    “来,都坐下说话吧,有什么事慢慢聊。”
    “正阳,你去上茶。”
    很快,三人落座完毕,王正阳上完茶后,便出去把门带上。
    一口茶的功夫后,任鸿隽作为三人的老大哥,他说道:
    “校长,我和元任、杏佛此次前来,是有一件事需要您的帮助。”
    李奇维喝了一口茶,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任鸿隽道:
    “我和元任、杏佛是在康奈尔大学留学期间认识的。”
    “见识了美国的繁华之后,我们越发感觉到科学技术的力量。”
    “美国在科学技术领域,甚至都是第二梯队的国家,但是它们的实力太强大了。”
    “我们参观了汽车生产流水线、铁路建造、化学原料生产工艺等等。”
    “从中深深地发现国内和美国的差距。”
    “而这些差距都是因为科学技术的差距造成的。”
    “因此,我们三人去年在美国,创办了一个名为《科学》的杂志社。”
    “为的就是在国内传播科学知识。”
    “把国外的科学文章或者案例,翻译后拿到国内刊印发表。”
    “这一点,和校长您创建的《科学周刊》很像。”
    “《科学》杂志社的宗旨就是:提倡科学、鼓吹实业、审定名词、传播知识。”
    “在今年的1月份,首期《科学》月刊在上海出版了,并且取得了小范围的轰动。”
    “但是,很快我们就发现,仅仅一本杂志并不能实现这个目标。”
    “当然,说这句话并没有诋毁校长您的意思。”
    李奇维摆摆手,表示不在意。
    任鸿隽继续说道:
    “因此,我和元任、杏佛商议,想要将《科学》杂志社改组为华夏科学社。”
    “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术会社。”
    “这样就能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参与其中,大大增强我们的力量。”
    “一个人的专业知识有限。”
    “很多重要但偏门的领域,我们三人也力有未逮。”
    “只有集合众人之力,才能全面地传播所有科学领域的知识,提高华夏的科学水平。”
    哗!
    听完任鸿隽三人所做的工作后,何育杰神色震动。
    “这三个年轻人好大的魄力啊!”
    一片爱国之心,让人肃然起敬。
    任鸿隽三人都是留学美国名牌大学的精英。
    本来他们今年毕业回国后,肯定会立刻受到国内的重用。
    升官发财,通通不在话下。
    然而现在他们为了国内的科学事业,宁愿放弃大好的前途,也要做科普工作。
    何育杰是教育领域的资深人士。
    他很清楚现在在国内做科学科普,是一件投入和回报严重不成正比的事。
    别说几人能赚钱养家了,恐怕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
    除了对国家真正的热爱,没有人会愿意做这种事。
    因此,何育杰很佩服任鸿隽三人,并且向他们暗中竖起大拇指,三人连忙报以微笑。
    接着,何育杰朝着李奇维看去,他知道老师一定也会喜欢三人。
    只不过他并未从后者的脸上看到特别惊喜的情绪。
    李奇维眉头微皱,好似在沉思,眼神中莫名的情绪。
    何育杰心里一咯噔。
    “糟糕,老师不会是觉得他们在异想天开吧。”
    毕竟理想虽然美好,却要立足现实,否则就是空中楼阁,难以为继。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