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诺奖将出,风起云涌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1901年9月21日,物理学领域两大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和《科学》几乎同时发表文章。
    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全球第一个自然科学类奖项,诺贝尔奖将在10月中旬公布获奖名单。
    文章上面详细介绍了关于该奖项的信息,当然是弱化了和平奖和文学奖。
    几天后,消息顿时在物理学界引起一场十八级大地震,所有人都被震的嗡嗡的,随后就是神情激动。
    无数物理学者翘首以盼,希望自己有幸能够中奖。
    关于初期的诺奖,后世很多人有一个误解,认为它在物理学界没有什么影响力,更别谈出圈了。
    可是真实情况不是这样,从以下几个层面分析,就会发现,诺奖在当时依然是震撼级别的。
    第一,奖项的设立者诺贝尔不是无名之辈。
    诺贝尔本人是瑞典化学家和发明家,以发明炸药而出名。
    他一生拥有355项专利发明,并在欧美等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可以说,诺贝尔本身就是顶级的学者,只不过善于经商而已。
    所以他设立的奖项,不是为了沽名钓誉,而是真心要为科学事业奉献一切。
    奖项立意高远。
    第二,奖项的奖金数额巨大,前无古人。
    诺贝尔死前将其遗产全部捐出,总金额达到恐怖的3100万瑞典克朗。
    相当于当时整个瑞典国家GDP的1.7%,是整个瑞典财政收入的17%。
    正是有了这么一大笔钱,瑞典政府才有动力坚持颁发诺贝尔奖。
    五大奖项,单个物理诺奖的奖金也高达15万瑞典克朗,这还是第一届,越往后奖金就越高。
    所以,仅仅是奖金,就足以让任何人疯狂。
    要知道,哪怕在后世,动辄能发几百万的奖项也是很少的,而且大多数还都是团体。
    诺奖只发给个人,不授予团体,所以每人能分到的奖金极其可观。
    科学家也是人,也需要吃喝拉撒睡,一个高额的奖金是对人性的尊重,更是对科学的尊重。
    反而那种仅仅发张纸的奖项,才是把人当牛马,光给荣誉不给钱。
    第三,奖项的权威性毋庸置疑。
    物理学奖和化学奖,都是由瑞典皇家科学院作为颁发机构。
    而瑞典皇家科学院内人才济济,和英国皇家科学院、法国科学院并列。
    它是瑞典的最高学术机关和科学中心,不属于政府而独立存在。
    至于候选人的提名人,则全部是来自瑞典、挪威、丹麦等知名高校的教授,在物理领域都有各自的影响力。
    而对候选人的成果要求,更是苛刻,必须是最重大的发现或者发明。
    所以,诺奖从开始就确定的目标,证明了它的权威性,此后一直没有变过。
    而且还是国王亲自授奖,欧美在表面功夫这一块,确实没有输过,很懂得拿捏人的心理。
    第四,则是奖项的开创性。
    在诺奖之前,物理学领域没有什么正规的奖项,大家的成果都是靠几个熟人评审。
    更不要提能覆盖多个国家的奖项,完全不存在。
    而诺奖的出现填补了空白。
    它不限制获奖者的国籍,将筛选放在了全世界范围内。
    让所有物理学者都能参与。
    如此一来,自然大大激发了学者们的热情。
    综合以上四个条件就可以知道,虽然前期的诺奖,没有像后世那样被神话。
    但是在这个时代,依然是自然科学领域内,世界第一的奖项。
    至少在物理学者的心里,诺贝尔物理学奖是至高无上的存在,是所有人的梦想。
    而现在,这个奖项即将公布获奖名单,真正的万人瞩目。
    随着时间推移,甚至快要到达人尽皆知的地步。
    这也是瑞典和挪威(颁发和平奖)政府大力宣传的结果。
    只要诺贝尔奖的知名度越高,影响力越大,那么两国自然就会跟着出名。
    到时候就能吸引更多的科学人才,这是一个正向反馈。
    ......
    卡文迪许实验室内,李奇维、卢瑟福、威尔逊、理查森四人正在闲谈。
    威尔逊神色激动,眉飞色舞地讲述着不知从哪听来的消息,“真是没有想到啊,诺贝尔物理学奖竟然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现在整个剑桥内,几乎所有师生都在讨论,有的甚至还做起了预测,就是那种你懂的。”
    几人会心一笑,物理学家们讨论【概率比赛】确实不太好。
    理查森是小弟,接着道:“听说牛津大学发了狠话,五个奖项必得其一。”
    威尔逊不屑道:“如果得了文学奖有啥用。依我看,诺贝尔奖只有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靠谱。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