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原子研究与量子力学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子力学和狭义相对论结合,创立相对论量子力学,奠定后世量子场论的基础。
    1935年,薛定谔提出著名的思想实验“薛定谔的猫”,将微观世界的量子行为,推演到宏观世界。
    1948年,费曼创立量子力学的路径积分形式,是量子力学的第三个版本。
    可以说,1925年-1928年,就是量子力学的巅峰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更是发生了一场最重要的事件。
    以爱因斯坦和薛定谔为首的一派,与以玻尔为首的哥本哈根学派。
    针对量子力学,在1927年的第五届索尔维会议上,爆发了一场物理学史2000年以来最精彩的惊世对决。
    大名鼎鼎的“上帝不掷骰子”,就是从那场会议流传出来的,为无数后人津津乐道。
    在量子力学理论完全成熟后,原子结构的研究依然继续向前深入。
    物理学家们在30年代发现了弱力、1947年发现了强力,这两个都是跟原子核有关的力。
    并由此解释了物质发生放射性衰变的本质原理。
    到了20世纪中后期,物理学家又发现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结构组成,即夸克。
    在那一段时期,则是量子场论的天下,包括量子电动力学、量子色动力学、电弱理论、标准模型等等。
    晚年的爱因斯坦致力于大统一理论,他想统一的只是引力和电磁力。
    因为当时弱力还未被承认,强力还未被发现。
    真正的大统一理论,应该是统一引力、电磁力、强力、弱力四大基本力。
    在未来的后世,物理学家也仅仅做到电磁力和弱力统一,即电弱理论。
    下一步则是尝试再统一强力,完成所谓弱化版的大统一理论。
    至于统一引力,实在是太难太难了。
    这也是爱因斯坦失败的原因,上来就挑了个最难的......爱神的智商也不够用了。
    后世对爱因斯坦有个误解,认为他除了相对论和光电效应,好像就是个普通物理学家,没什么拿得出手的。
    这种说法大错特错,他还有以下成就:
    1905年,解释布朗运动本质、给出一种计算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方法。
    1907年,解决了固体比热问题,成为固体力学的奠基人。
    1916年,提出激光原理,为后世的激光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
    1917年,提出静态宇宙学模型,成为后来宇宙学的开端。
    1924年,提出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是冷原子物理的开创者。
    这些成果其实都是资深级的,只不过和相对论一比,当然只能算小贡献了。
    所以很多人只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忽略了他的其它成就。
    其实一对比,才惊讶地发现,真实历史上的爱因斯坦到底有多么牛逼。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作为同等高深且重要的理论。
    前者是爱因斯坦凭借一己之力,单独创造而出;而后者则是十几个天才前赴后继,共同完善。
    高下立判!
    这也是为何在李奇维的T系列分级中,爱因斯坦是可以和牛顿、麦克斯韦并列,而其他人只能降一级。
    但无论怎么说,都是以上这些物理学的大佬们,共同打造了20世纪前期,那宏大的物理学史。
    然而如今才1902年,历史就已经被李奇维改变。
    他提前了近十年,提出了原子核的概念和原子行星模型。
    这无疑会加速整个物理学的发展,就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会如何发展了。
    李奇维这一世作为见证者和参与者,甚至有可能最后是领军者,他怎么可能不激动。
    目前,他手握狭义相对论和量子论,堪称两大理论的奠基人和第一元老。
    至于后面再发表广相、考虑指点玻尔、德布罗意等人在量子力学上做出成果。
    他已经无法想象,后世的物理史该如何评价自己了。
    更不要提,未来的宇宙物理学、原子物理学,也都会有他的身影。
    甚至,跨界出手,化学、生物学、医学等等。
    李奇维越想越激动,越想越离谱,差点直接笑出了声。
    这一幕正好被来找他的威尔逊看到,“布鲁斯,你又想到什么美事了?”
    然后他又神秘兮兮地说道:“听说你的博士成果,推翻了汤姆逊教授?”
    李奇维问道:“你怎么知道的?”
    威尔逊苦着脸:“刚刚教授找我了,说你和卢瑟福都为实验室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让我再努力努力。”
    李奇维:“哈哈哈......”
    面对天才的嘲讽,威尔逊天生心态好,稳如老狗,继续问道:“布鲁斯,那你是不是快要博士毕业了?”
    李奇维想了想,说道:“我应该会申请,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进行博士答辩吧。”
    他嘴角微微一笑,是时候搞个博士头衔了,不然以后出门都不好意思介绍自己。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