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今天的演讲,内容之劲爆,已经快让会场的众人感到麻木了。
电子壳层模型、化学键理论、第四量子数......
任何一项单独拿出来,都是一场惊世骇俗的演讲。
当它们合在一起,全是一个人的内容后,也只有用传奇来概括了。
不论是普通学生,还是物理学大佬,全都被李奇维征服了。
那个男人就好像没有瓶颈一样。
以一种常人无法理解的状态,不断地拓展物理学的边界。
就在众人以为他快要结束时,没想到最后却来到了最巅峰。
“我想重构整个量子论!”
一句话,直接让在场所有人都大脑宕机了。
“谁能告诉我,重构量子论是什么意思?”
“别问,震惊就完事了,没看到前排那些大佬们比我们还激动吗?”
“这肯定是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
“我就是研究量子论的,布鲁斯教授的意思应该是想推倒重来吧。”
“就好像相对论是对牛顿力学的重构一样。”
“从更好更本质的视角,也解释量子的概念。”
“不过这种事情,想想就知道难度有多大。”
“这个世界上恐怕也只有他老人家才有如此魄力了。”
“嘶!”
“不明觉厉!”
普通学生自然无法理解。
他们不知道李奇维这句话所蕴含的意义,到底有多么恐怖。
当差距过大时,连客观评价都成为了一种奢望。
但是对于海森堡、泡利这样的绝世天才而言,情况就不同了。
他们当然明白所谓的“重构”是什么意思。
那就是从更本源的方式,重新推导出现有的理论。
举个简单的例子。
当初卢瑟福发现元素蜕变理论,并解释了放射性元素的位移关系。
然而,当质子-中子模型出现后,他的理论就直接被推翻了,或者是覆盖了。
因为质子-中子模型是更本质的理论。
这就是重构的意思。
正因为知道了意思,海森堡和泡利等人才感觉到不可思议。
“量子论已经如此完美了,为什么还需要重构?”
泡利的博士课题就是关于量子论的。
在场的学生中,应该找不出比他更懂量子论的人了。
海森堡迫不及待地让泡利给他讲解。
他比泡利入学晚了一年,在基础知识的积累上,显然不如后者。
更何况泡利还是专门研究量子论的。
“泡利师兄,量子论是有什么巨大的缺陷吗?”
泡利此刻也坐了下来。
演讲到现在,所有人都沉浸在震惊中,已经没人关注他了。
什么上帝之鞭,在布鲁斯教授面前,就是个笑话。
泡利逐渐恢复过来,耐心解释道:
“虽然现在的量子论还存在一点问题,比如第四量子数、电子跃迁是不是概率等。”
“但是总体而言,它创立时的逻辑体系是经得起推敲的。”
“从黑体辐射问题出发,首先提出量子的概念,由此可以解决辐射不连续的问题。”
“接着原子结构行星模型出现,推动了量子化轨道概念的形成。”
“很多人对布鲁斯教授有误解,认为他的行星模型是错误的,说明布鲁斯教授年轻时也会犯错。”
“但是,当我深入梳理量子论的发展后,才知道这种说法多么可笑。”
“没有行星模型中首次出现的圆周运动,玻尔教授不可能想出轨道的概念。”
“更不可能有轨道量子化这样天马行空的想法。”
“可以说,布鲁斯教授提出的量子概念和行星模型,为玻尔-李模型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至于后续布鲁斯教授提出的第二、第三量子数,乃至现在的第四量子数。”
“其实都是在为量子论这幢大厦添砖加瓦而已。”
“它的地基框架早已确定了。”
“核心就是量子化轨道。”
泡利果然不愧是老大哥,一番逻辑清晰的讲解,就把量子论的发展历程娓娓道来。
这可不是那种照本宣科的编年史。
而是带着他自己思考的,关于量子论的研究脉络发展。
这时,泡利的表情很困惑,他也想不明白。
“所以,我很难理解,布鲁斯教授为什么要重构?”
“难道他要否定量子化轨道的存在?”
海森堡听完,惊呼道:
“那不可能吧。”
“无论是量子的概念,还是轨道的概念,都已经被很多实验验证了。”
“布鲁斯教授没有理由推翻啊。”
“想不懂,真是想不懂。”
“他的思想真是太让人难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