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不能在我们这里集训。
也只有卢瑟福这样的大佬出马,才能平衡各方。
而且,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理由。
“布鲁斯,我可是听说德国出了一个叫泡利的物理天才。”
“对方还得到了你的称赞。”
“你觉得泡利和狄拉克相比如何?”
“他们俩谁能夺得个人金牌?”
“这次我们英国的目标,可是个人金牌和团体金牌都要拿到。”
面对这个问题,李奇维笑了笑。
“好你个卢瑟福,你们欧洲队这是不把华夏放在眼里啊。”
“我谁都不支持,只希望我们华夏能再次一骑绝尘。”
虽然他嘴上说的很自信,但是内心拔凉拔凉的。
因为华夏选手要面对的,是他娘的一堆妖孽啊。
卢瑟福等人听后,全都笑了。
布鲁斯教授还是那么有意思。
狄拉克默默地观察着眼前这个神一般的男人。
全球公认,当世科学界第一人!
物理学活着的伟大。
对方的经历比传奇故事还要传奇。
虽然狄拉克刚刚表现的很淡定,但是那种强悍至极的气场,还是压的他差点喘不过气了。
在布里斯托大学,他是大家眼中的天才,所有考试皆是第一。
但是天才在布鲁斯教授面前,不值一提。
天才甚至连对方的背影都看不到。
物理学最终是要靠成果说话的。
一个天才,如果不能发表震撼学界的论文,那就永远只能是天才,而不是物理学家。
狄拉克觉得布鲁斯教授刚刚对自己那么客气,恐怕还是看在卢瑟福教授的面子上。
不过,他一点也不在意。
他对自己充满自信。
单单从学校获得的奖学金,都足够他继续在剑桥大学居住和读书了。
这也是狄拉克的梦想。
布鲁斯教授的母校,那是所有理工科学生心中的圣地,是梦寐以求渴望能读书的地方。
而现在,他甚至有机会当面和布鲁斯教授交谈。
虽然只有简单的几句,但也足以拿出去吹了。
当然,狄拉克肯定不会这样做。
他虽然孤僻,但不代表就没有欲望。
他只是把李奇维当成科学的信仰,是他要超越的目标。
卢瑟福在所内聊了半个小时后,就带着狄拉克赶回剑桥了。
李奇维也没有挽留他们,亲自送他们离开研究所。
接下来几天,陆续又有不少人前来拜访。
李奇维在德国演讲的影响力,到现在还没有消除。
随着第三届布鲁斯会议的临近,无数人都铆足了劲,想要再做突破。
哪怕是参加过第一届第二届会议的大佬们,也不例外。
毕竟大佬们也不想被别人说是吃老本。
他们也需要全新的成果,来证明自己,不负铁王座的尊贵与意义。
连布鲁斯教授那么巅峰的人物,现在还保持着高强度的一线研究和输出。
谁又有资格可以偷懒摆谱呢。
只能说,内卷害死人啊。
就在众多物理学大佬摩拳擦掌,埋头苦干时。
李奇维反倒没有继续研究物理。
而是开始启动他的美国天文学装逼之旅了。
-----------------
1920年4月10日。
量子研究所内。
戴森、爱丁顿等英国天文学大佬们齐聚一堂。
众人的脸上都带着喜悦的笑容。
因为今天他们就要跟随布鲁斯教授一起,前往美国,参加天文学领域的一场盛事。
世纪大辩论:宇宙的尺度!
这场辩论不仅仅是天文学内部的会议,更是吸引了无数的普通民众。
举世瞩目!
毕竟,任何一个人都会对神秘的宇宙产生好奇心。
本来爱丁顿是不打算去美国的,因为大辩论的主题和他关系不大。
但是德国演讲让他改变了主意。
“万一布鲁斯教授到时候再发表什么惊世骇俗的内容,我不去那就亏大了啊。”
于是,他就推掉了原本的事情,跟着大部队一起前去。
这时,爱丁顿给李奇维介绍了一个人。
“布鲁斯教授,这位是剑桥大学的詹姆士·金斯教授。”
“他在恒星研究领域有很多重要的成果。”
李奇维闻言,看向对方,心中了然。
这也是一位天文学的大佬。
金斯和爱丁顿是英国宇宙学研究的两位奠基者。
真实历史上,爱丁顿提出恒星的能量来自于核聚变后,金斯公开表示了反对。
二人因此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辩论。
结果很显然,最后金斯错了。
这位老哥一生提出的错误理论还不少。
比如,他认为行星的来源是,一颗恒星经过太阳附近时,其潮汐引力使得太阳内物质喷射而出,最终形成。
这一理论一直未被接受。
今年43岁的金斯,虽然不是第一次见到李奇维,但这样的正式见面是首次。
所以,他表现的比较激动。
“布鲁斯教授,听说你也在研究恒星。”
“希望有机会能和你一起交流,得到你的指点。”
李奇维伸出手,笑道:
“非常乐意,金斯教授。”
“天文学领域我是萌新,向你们学习才是。”
未来的金斯:你是萌新,那我们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