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终极分析!震撼全场!华夏科学社未来的两条路!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为全世界所有国家都会承认。”
    “现在,让我们再看华夏科学社,就会发现,它的地位是尴尬的。”
    “作为国内第一个也是目前最大的科学团体,我们却对科学成就本身却无法评级。”
    “最大的原因是因为国情。”
    “我们无法从政府手里,拿到这个功能。”
    “英国皇家学会和英国政府是平级的,它的学术评议功能是自带的。”
    “樱花国学士院是樱花国政府的下级,它的学术评议功能是樱花国政府赋予的,随时可以收回。”
    “甚至可以把学士院当成樱花国政府的一个组成部门。”
    “英国和樱花国是稳定的,所以才能有机会诞生这样的功能。”
    “而现在,国内的情况,你们应该很清楚。”
    “所以,华夏科学社暂时想拿到学术评议的功能,是不可能的。”
    “因此,我们暂时只有传播科学的功能,却没有评价科学的资格。”
    “被政府承认的真正资格。”
    哗!
    经过了李奇维的分析,在场的众人终于理清了这之间的关系。
    没想到,一个科学社竟然还涉及到这么复杂的政治因素。
    国情的不同,导致了不同国家科学团体的底层架构不同。
    李奇维并没有对这种不同进行评价。
    在他看来,这是没有意义的。
    这一刻,华夏科学社的定位终于清晰了。
    任鸿隽听的脸色潮红。
    要是没有李奇维的帮助,他们自己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其中的关系。
    可千万不要小看了这种定位。
    它的重要性甚至决定了华夏科学社的生死。
    万一哪天,他们想插手学术评议,很可能就会受到打击。
    因为这是属于在抢夺权力了,官方是绝对不会允许的。
    这时,赵元任忽然问道:
    “社长,经过你刚刚的分析,我觉得我们的华夏科学社和英国皇家学会根本就是两种组织。”
    “不应该混为一谈,那又谈何差异呢?”
    李奇维笑道:“元任,问题非常好。”
    “这就是我接下来想说的内容。”
    “华夏科学社只是暂时的阶段性形式,在未来,它必然会发展成带有学术评议功能的权威组织。”
    轰!
    所有人都震惊了。
    没想到他们引以为傲的华夏科学社,竟然才是初级阶段。
    而李社长已经开始考虑高级阶段了。
    “我们都是在第一层,只有李社长在第二层。”
    赵元任激动地问道:“社长,您能为我们详细说说吗?”
    李奇维笑道:“英国皇家学会和樱花国学士院,其实就是华夏科学社的未来。”
    “这两种模式也是当今世界体制下,科学组织形式的两种终极模式。”
    “华夏科学社未来会走哪一条路,其实并不是在座的我们可以决定的。”
    “我们能够做的就是适应国情,把科学本职工作做好。”
    到了这一点,其实讨论的已经非常深刻了。
    在座的都是精英,自然明白李社长话中的意思。
    这已经不属于科学领域的讨论范畴了。
    要是李乐亭在这里,那绝对能滔滔不绝讲上几个小时。
    但是在座的人,对此兴致缺缺。
    因为不管是哪种模式,科学本身的发展方向都是一样的。
    孰优孰劣,还真不好说。
    看到众人眉头紧皱,担忧未来的样子,李奇维笑着鼓励道:
    “好了,你们不用担心,先做好当下的工作就行。”
    “无论未来国内的学术评议科学组织是什么形式,有一点不会变。”
    “那就是它必然是由人组成的。”
    “既然是人,请问,还有比在座的各位更合适的吗?”
    “就算以后政府仿照欧洲各国成立科学院,那么科学院内的人还是你们。”
    “你们只是换个地方,继续为华夏的科学事业而奋斗。”
    “所以,即便现在华夏科学社的功能不完善,你们也不要就心灰意冷,觉得没有动力。”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
    “更何况是改变国家科学水平这么艰难的任务。”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任务,拔苗助长好高骛远是不行的。”
    李奇维没有说错,十几年后成立的中央研究院,其中的大部分成员,都是华夏科学社的成员。
    4位总干事和15位所长中,其中分别有3位和13位是科学社的成员。
    这也很正常,科研人员不是大白菜,想有就有。
    刘邦以一县之人才,就能治理天下。
    但是他绝对不可能在一县之内,找齐所有种类的技术人员。
    说白了,管理人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