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一块玻璃压诸佬!众人震撼!李奇维终出手!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这就是我的回答。”
    哗!
    密立根的解释,明显比康普顿的还要难一个等级。
    因为这不仅需要了解量子论,还要知道光电效应。
    在场大部分人根本听不懂。
    “啊?有谁能告诉我,密立根教授的回答是什么意思啊?”
    “不是量子论吗?怎么又带上光电效应了。”
    “上帝啊!一个小小的玻璃,竟然和这么多前沿物理扯上关系,这也太夸张了吧。”
    “......”
    菜鸟们处于极度懵逼的状态。
    只有吴有训、哈勃等人,以及前排的物理学家们,才能立马明白其中的意思。
    随即,他们的脸上就露出恍然的神色。
    因为密立根的分析非常有道理!
    直接从电子跃迁阈值入手,避开了玻璃是非晶体这种问题。
    “确实是天才般的想法!”
    “密立根教授果然不愧是和布鲁斯教授同时代的物理学家。”
    “他挽救了美国物理学界的脸面。”
    “用华夏的俗语就是:姜还是老的辣。”
    大佬们对于密立根的回答赞不绝口。
    大多数人看到大佬们议论的声音和表情,心道稳了。
    “密立根教授果然没有让我们失望。”
    同时,众人忽然发现一个惊人的巧合。
    布鲁斯教授二十年前的演讲,竟然解决了一个二十年后的问题。
    不得不说,这种巧合,很有一种命运般的奇妙感觉。
    那个男人,他的一生,好像和物理学有着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一部物理史,半篇布鲁斯!
    现代物理学,卷卷有他名!
    此刻,李奇维站在高台之上,内心感慨。
    果然不能小觑了天下英豪。
    密立根在历史上,虽然不是非常出名的物理学家。
    但是他的贡献也是巨大的。
    甚至他的某些研究,还变相促进了第四量子数的发现。
    这样的大佬,仅仅用T4分级是不准确的。
    李奇维的T系列,仅仅是对物理学家的学术成果做出评价和划分。
    但是对于他们本人的智商和水平,是没有办法划分的。
    这也是不能划分的。
    所以,哪怕是T4级的密立根,也会有很多惊才绝艳的想法。
    刚刚他的回答就属于此列。
    尽管这个回答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
    但至少思路已经很对了。
    玻璃为何是透明的这个问题,李奇维之所以敢断言无人可以解决。
    是因为能解释的理论现在还没有被发表呢。
    这个理论就是【能带理论】。
    真实历史上,海森堡的学生,瑞典物理学家布洛赫,在1928年,提出了晶体的能带理论。
    当时量子力学已经成熟。
    但是当物理学家用它研究固体时,就发现了问题。
    现有的量子力学只能描述单个微观粒子的状态。
    而固体是由无数个原子组成的,它们之间形成了复杂的联系。
    量子力学对于固体这种宏观物体,就有点束手无策了。
    尤其是固体中电子的运动规律,是当时物理学家们研究的重点。
    因为它和物质的导电性能相关。
    物理学家们希望把量子力学引入固体中电子的研究之中。
    在这种大背景下,布洛赫首先把目标瞄向了固体中一类特殊的物质:晶体。
    因为晶体中的原子排列规则整齐,相对而言,难度会小一点。
    布洛赫突发奇想,他假定晶体中原子核都是固定不动的,按照一定的周期排列。
    这样的话,其实无数个原子就可以看成一个整体。
    它们形成的周期性势场是贯穿整个晶体的。
    就好像把整个湖面的波浪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就是一个大波浪横贯整个湖。
    接着,他进一步认为电子就是在这种势场中运动。
    晶体内的所有电子,都是在整个晶体内运动的共有化电子。
    如此一来,就能把多电子问题,简化成单电子问题。
    (听不懂不要紧,知道就行,这玩意不上公式和图示,是讲不清的。)
    于是,根据推导后,布洛赫就能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
    那就是,在晶体中,电子跃迁不再需要特定能量的光子。
    电子吸收光子的条件,变成了一个范围,就好像一条能带。
    比如假设某晶体的能带宽度是10eV。
    (【eV】是能量单位,读作电子伏特,表示1个电子经过1V的电位差加速后,获得的动能。)
    (1eV=1.6×10(负十九次方)J)
    那么,只要入射光子的能量超过了10eV,不管是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