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太郎、泰戈尔,都愿意听他的话,支持他。
否则,你再牛逼,但是高傲无比拒人千里,我也未必需要鸟你。
“不过,光有奖项还不行。”
“现在欧洲那边举办国际性的学术会议,已经成为了惯例。”
“衡量一个大学或者组织的影响力,就是看它能否举办国际性的会议。”
“很不幸,现在的亚洲在这一块还是空白。”
“所以,我准备号召举办泛太平洋科学会议。”
“凡是太平洋周围一圈的国家,都可以申请成为会员国。”
“每个会员国每年轮流举办会议。”
“闭门造车是不行的,只有积极参与国际间的交流,才能开拓你们的视野。”
哗!
这个消息震惊了在场众人。
大家都是科学领域的精英,自然知道学术会议的重要性。
他们的李社长,那可是大名鼎鼎的布鲁斯会议的创立者。
布鲁斯会议不仅仅是物理学界的至高会议。
现在已经成为了整个科学领域知名度和影响力最大的会议。
毫不夸张地说,布鲁斯会议决定了人类科学的未来。
本来按照三年一次的惯例,今年10月应该是要举办第三届布鲁斯会议了。
但是鉴于欧洲目前的情况,第三届会议只能往后延迟了。
至于延迟到什么时间,谁也说不准。
反正肯定是要等战争彻底结束才行。
泛太平洋科学会议虽然肯定和布鲁斯会议没法比。
但是对于亚洲,对于华夏来说,已经足够了。
如果现在让华夏的本土科学家贸然参加欧洲的高级别会议,反而会适得其反。
就和诺奖一样。
最好的未必是最好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任鸿隽兴奋地问道:
“社长,我们华夏也能有机会成为东道主,举办会议吗?”
李奇维霸气地说道:“当然。”
“只要是亚洲科学领域的学术活动,少了华夏的参与,那就是没有意义的。”
哗!
如此霸气侧漏的话语,让在场的人瞬间都高潮了。
“好了,以上是第一部分的业务内容。”
“华夏科学社的第二部分业务是建设科研机构。”
“虽然社团的目标是传播科学,而不是研究科学和学术。”
“但是,我们要为未来做好准备。”
“国外的研究所模式,已经实行了上百年,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所以,我认为要借鉴这个行之有效的经验。”
“比如成立动物研究所、植物研究所等等。”
“这些研究所有两个好处。”
“一是能够进行非常细化的研究。”
“往往一个研究所只专注一个细分领域的研究,这样能更好地集中所有资源,办出自己的特色。”
“二是研究所能为老百姓提供直接的帮助。”
“比如种花的、养鱼的农民,要是遇见什么难题,完全可以去找这些研究所。”
“不然,凭借他们的经验,很难找到专业的技术人才。”
“研究所可以拉近科学家和普通人之间的距离。”
任鸿隽等人点点头。
“社长,这些研究所是我们科学社出资吗?”
李奇维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要太局限。”
“独资、合资、仅提供技术支持都可以。”
“反正只要是在华夏境内办,怎么都一样。”
“最后壮大的都是华夏的科学底蕴。”
众人明白。
华夏科学社虽然自身不参与直接的研究。
但是它可以带动真正的研究。
毕竟,论科学人脉,国内没有什么组织能比得上科学社了。
他们这些社员只要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就好。
说不定将来政府都会找他们合作,创建国家级的研究所或者实验室。
“除了研究所,还可以给科技公司提供技术辅导和咨询。”
“比如我在欧洲,有很多知名的科技公司,都想让我当顾问。”
“一个优秀的科学顾问,能够为公司带来巨大的收益。”
“这一块,我认为也属于科学社的业务范围。”
“做的好,还能为社团带来额外的创收,甚至自给自足。”
“当然,华夏科学社本身没有必要创建公司,那有点本末倒置了。”
“我们只生产科技公司。”
众人被李奇维的描绘的美好吸引了。
这恐怕是所有科学人才最喜欢的赚钱方式了吧。
靠脑子赚钱!
而且是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其他人提供解决方案,改善人们的生活。
非常符合这个时代知识分子清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