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无尽震撼!量天尺!“只有它才能准确测量宇宙的尺度!”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说罢,李奇维朝着对方点头示意。
    而人群也被他的话吸引,这才发现,天文学大佬的位置中,竟然还有一位女性。
    这可了不得。
    这个时代,哪怕是在美国,女性的位置也没有想象中高。
    绝大多数行业,根本看不到女性的影子。
    更不用科学领域了。
    然而今天,在场却来了一位女性天文学家。
    也就是勒维特的年龄稍大了,不然恐怕就要响起无数的口哨声了。
    “1784年,荷兰天文学家古德利克发现了一种很特别的星星。”
    “这颗星星的特别之处是,它的亮度竟然是周期性变化的。”
    “在我们正常的认知中,一颗星星的亮度应该是固定的才对。”
    “但宇宙就是这么浩瀚,无奇不有。”
    “这颗星星被命名为【仙王座δ星】。”
    “它是一颗恒星,而且还有个俗称叫【造父一】。”(中文名,这里有语言上的bug,大家不要在意。)
    “后来,天文学家们又发现了几颗类似的星星。”
    “所以这些亮度会周期表变化的变星,就被统称为【造父变星】。”
    “在一百多年的时间内,天文学家一共也就发现了十几颗造父变星。”
    “因此,在早期,这种星星的发现,并没有对天文学产生什么实质性的影响。”
    “最多算是发现了一种特殊天体而已。”
    “而这样的事情,在天文学领域是非常普遍的。”
    “说不定在座各位,你们的孩子,今晚都能发现一颗奇怪的天体。”
    众人闻言哈哈大笑。
    他们很喜欢这种幽默的感觉。
    “然而,科学家之所以是科学家,就是因为他们能从最寻常的现象中,发现最不寻常的规律。”
    “我们知道,每颗造父变星都有自己的【变光周期】。”
    “它是指一颗造父变星的亮度,从最亮到最暗,再到最亮,完成这样一个周期,所需要的时间。”
    “根据天文学家们的观察,有的造父变星的变光周期最短只有几个小时。”
    “而有的最长甚至能有几年时间。”
    “因此,每一颗造父变星的变光周期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且非常稳定。”
    “哈佛大学的勒维特女士,就对造父变星的【周光关系】产生了兴趣。”
    “她想研究造父变星的变光周期和亮度之间的关系。”
    “在拍摄了上千张照片后,她发现了一个惊人的规律。”
    “这个规律在我看来是如此的重要,但是它在天文学界的被重视程度却远远不够。”
    “勒维特女士发现:造父变星的变光周期越长,则其平均亮度越大。”
    “这里的亮度指的是【视亮度】。”
    “刚刚沙普利和柯蒂斯二人,所说的亮度,其实指的是视亮度。”
    “也就是看起来有多亮。”
    “比如,我们在一米的地方,和在十米的地方,看同样一根蜡烛的烛光。”
    “那么我们看到的亮度肯定是不同的。”
    “这种亮度就是蜡烛的视亮度,它是随着观察距离发生变化的。”
    “有时也会因为气体尘埃等因素的遮挡,导致视亮度变化。”
    “而蜡烛真正的亮度,就是它的【本征亮度】。”
    “可以形象地理解为,肉眼和蜡烛的距离为零时,观察到的亮度。”
    “那么假设现在,我们已经事先知道了某颗恒星的本征亮度。”
    “接着,我们又通过望远镜,看到了这颗恒星的视亮度。”
    “按照亮度与距离的衰减关系,就可以很容易得出该恒星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
    “这就是标准烛光法的数学原理。”
    “本征亮度越精确,则测出的距离越准确。”
    “沙普利和柯蒂斯的问题就在于,他们无法找到已知本征亮度的恒星。”
    “所以利用标准烛光法,测出来的数据就会有很大的误差。”
    “而现在,造父变星弥补了这种缺陷。”
    “我想到了这样一种方法。”
    “现在已知有十几种造父变星。”
    “可以采用视差法,来对这些已知的造父变星进行测距。”
    “有了距离、视亮度,我们就能反向计算出这些造父变星的本征亮度。”
    “然后,根据勒维特女士发现的规律,我们就能总结出造父变星的变光周期和本征亮度的关系。”
    “我们会得到一个不变的系数。”
    “大家可以简单理解为测量出了万有引力常数G。”
    “这样一来,如果我们再发现新的造父变星,就能根据它的变光周期,知道它的本征亮度。”
    “接着再通过测量出它的视亮度,最后就能算出造父变星离我们的距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