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是学习能力。
所以,李奇维才敢那么笃定,华夏一定能取得前三名。
因为李奇维在推行教育制度改革的时候,加入了题海战术这种元素。
华夏学校的各种考试,要远远多于欧美的大学。
虽然有点揠苗助长,但李奇维也顾不得那么多。
现在的华夏就是抢时间,先把基础底子打好。
至于创新能力,暂时还不是很紧急。
建立健全工业体系,和创新的关系不是很大。
等到华夏的科学基础足够深厚了,那时候才需要考虑创新。
现在,有李奇维带领着黄埔理工负责创新就行了。
他们也是华夏人!
“不错,没想到你们进步的这么快。”
李奇维看完五人的训练后,心中对于自己的预言更放心了。
以现在五人的实力,取得第一名确实有点难度。
但是前三名问题应该不大。
他本人是在剑桥大学念的本科,对于那里的本科生实力还是很清楚的。
这一次的奥赛题目,大概就和当初威尔逊的题目相当。
虽然在后世看,强度不是很大。
但是对于这个时代的学生来说,还是很有挑战性的。
连剑桥大学的精英们,都束手无策。
吴有训五人能做到这一步已经殊为不易。
不过李奇维毕竟是这次奥赛的出题者,所以他没有和几人多聊考试的事情。
在简单评价了几人的成绩后,就聊起了其他内容。
比如是否准备继续读研究生,会不会选择黄埔理工大学等等。
叶企孙经过了李奇维的洗脑,目前对于去芝加哥大学留学的激情也消退了。
“教授,我想去黄埔理工大学试试。”
“听说那里的研究生入学考试非常难。”
“我想挑战一下自己。”
李奇维笑笑,说道:“企孙你肯定是没问题的。”
“黄埔理工欢迎你。”
叶企孙嘿嘿一笑。
至于吴有训四人则异口同声,表示都会继续在黄埔读研究生。
至于攻读硕士还是博士,那就看具体的安排了。
黄埔的研究生培养计划还在实验阶段,可能会有调整的地方。
李奇维听完众人的回答,心中还是很感动的。
这些天才小伙子们愿意选择留下来,那就是对他李奇维的信任。
他一定不会让众人失望。
算算时间,于隐的研究也快要突破了。
到时候,婆罗洲原子实验室绝对会一炮而红!
奥赛之后,就是华夏展现原创研究实力的开始。
广东大学之行结束后,李奇维又待了几天。
期间,有很多社会名流都来拜访他。
李奇维来者不拒,顺便给华夏科学社做做宣传。
同时,第一届物理奥赛,欧洲队可能参加的消息,也在国内疯狂传播。
华夏科学社更是不遗余力,大肆宣传。
“这是全球科学界的盛事!”
1915年11月10日,李奇维启程返回婆罗洲。
接下来,他要大力呼吁欧洲参加奥赛的事情。
普朗克等人已经在欧洲组成了联盟。
这时候,就需要李奇维这个当世科学第一人出马了。
他将联合所有的力量,促成这个伟大的壮举。
这是第一次,全球精英学子同台竞技。
在这个特殊的年代,它的影响力将远远超越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