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全球竞赛!名单公布!举世沸腾!这是科学界的伟大盛事!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回到古晋之后,李奇维立刻就开始准备欧洲参加奥赛的事项。
    他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与普朗克等人联系,联名发表呼吁文章。
    有了《告全世界科学家书》的经验,李奇维可谓是信手拈来。
    而且,此刻他以和平诺奖得主的身份,那更是一呼百应,影响力远远超越了科学界。
    各国的主流报纸都纷纷跟进报道。
    这是一个科学大爆炸的时代,也是科学家最受尊崇的时代。
    因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对世界和人类产生的影响,比千百万人,乃至亿万人都更大。
    比如哈伯的人工合成氨,就是科学影响世界的典型案例。
    李奇维最近在看化学和生物相关的资料。
    他准备把青霉素提前搞出来......
    这可是一个可以和人工合成氨媲美,甚至还要超越的伟大科学成果。
    用任何语言都无法形容。
    这就是科学的魅力。
    而物理学奥赛那就是科学的基础。
    这些能参加奥赛的学生,都是各国的绝对精英,他们就是科学的未来。
    所以,从任何一个角度看,各国都没有理由阻止。
    而且,它还充满了新闻属性。
    全球竞技!
    科学比赛!
    布鲁斯·李教授亲自出题!
    可以说,物理学奥赛吊足了所有人的胃口。
    这个时代,人们的娱乐生活其实很匮乏,普通人尤其如此。
    所以,一个带有国家荣誉的竞赛,很容易就能引起共鸣。
    而且参加比赛的全都是天之骄子大学生。
    只要想到,自己祖国的学生,击败全球的对手,站在最高的领奖台上。
    那种风采,足以让任何人疯狂。
    更别提此时的亚洲诸国,那确实很需要扬眉吐气一番。
    第二,李奇维与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联系。
    由他们负责将欧洲所有参赛队伍统一集中起来,保证众人的安全。
    然后李奇维会派人从亚洲出发,前去接引。
    古斯塔夫对此事表现出巨大的热情。
    他认为这是红十字的又一次伟大壮举。
    在战争中,依然坚持着科学与人文的关怀。
    这是人性的光辉闪耀,科学的灵魂呐喊。
    古会长公开发文,把李奇维一顿猛夸,差点都要邀请他当副会长了。
    一时间,欧洲的舆论界讨论的全是明年的物理学奥赛。
    此外,李奇维觉得还不保险,他又发动了第三股力量。
    他分别给荷兰女王威廉明娜、比利时国王阿尔贝一世、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五世等中立国的元首写信。
    邀请他们以国家的名义,参加第一届物理奥赛。
    其中威廉明娜女王最为积极,她甚至公开回应李奇维,表示荷兰一定会派遣学生参加。
    虽然,阿尔贝一世等人也纷纷表示,会参与本次比赛。
    舆论再次轰动!
    所有人都没想到,李奇维的人脉竟然如此深厚,连国王都说动了。
    有了欧洲几位国王的发声,这一下,欧洲各国算是彻底坐不住了。
    很快,以英法德三国为代表,其科学院皆公开表示:
    “第一届国际物理学奥林匹克竞赛,是科学界的伟大盛事。”
    “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举办的如此大规模的科学竞赛。”
    “它代表从此以后,科学正式打破国家的限制。”
    “科学全球化,势不可挡!”
    掷地有声的宣言,让第一届的物理奥赛,充满了神圣的意义。
    英国皇家学会更是不遗余力地宣传。
    因为科学之城就是在英国的领土创建的。
    本次比赛,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大英帝国实力的体现。
    李奇维三管齐下,充分调动了社会各界的资源,为奥赛站台。
    结果显而易见。
    1915年12月1日。
    欧洲交战双方达成共识协议,以国际红十字会为担保对象。
    所有参加奥赛的师生,可不受战争影响,统一在瑞士集合。
    最后从法国离开欧洲,前往婆罗洲。
    消息一出,科学界沸腾了。
    这就是全世界科学家联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巨大影响力。
    战争要为真理让步!
    一个月之后,1916年的元旦。
    婆罗洲科学之城公布了第一届物理奥赛的参赛名单。
    几乎所有具有正规大学的国家,都参加了比赛。
    主要有:
    欧洲: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丹麦、瑞典、瑞士、意大利、波兰等。
    亚洲:华夏、俄国、樱花国、印度、菲律宾等。
    美洲:加拿大、美国、墨西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