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广义相对论两大基本原理!(盟主加一更!)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任何地球上的物体都会受到万有引力的作用,从而产生一个加速度,成为变速运动。
    惯性系不存在!
    基于一个不存在的东西,推导出来的理论当然就会受到质疑。
    这就是狭义相对论的第一个核心缺陷。
    此外,根据狭义相对论,任何信息的传递速度不可能超过光速。
    但是我们仔细研究万有引力公式就会发现,它并没有限制引力传播的速度。
    F=GMm/R。里面并没有涉及到时间参数。
    而且牛顿本人就是认为万有引力是瞬时传递的,远远大于光速。
    这显然与狭义相对论不符合。
    因此,万有引力定律需要改造。
    这就是狭义相对论的第二个核心缺陷。
    怎么解决呢?
    真实历史上,爱因斯坦是从惯性力开始思考的。
    首先他自问,引力到底是不是瞬时力?
    他认为这不可能,因为不符合狭义相对论。
    爱因斯坦对麦克斯韦方程组非常钟爱。
    他认为引力的传递也是需要媒介的。
    他把这种媒介称为“引力场”,就和电场一样。
    既然有了引力场,那么物体所受的引力就等于质量乘以引力场强度。
    把它和F=ma一对比,就会自然得到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的比是一个常数。
    后来,有物理学家通过实验证明,这个常数是1。
    那么就意味着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是相等的。(我们平常说的质量都是指引力质量。)
    这可不得了。
    当时的所有物理学家都不清楚这种相等背后的本质原理。
    他们无法从理论上给出证明。
    爱因斯坦也不懂。
    不过不懂没关系,爱因斯坦又发挥了他那超级敏锐的物理直觉。
    他大胆假设: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是等效的。
    即广义相对论的第一个原理:等效原理。(是公理)
    【惯性力场与引力场的动力学效应是局部不可分辨的。】
    什么意思呢?
    举个例子。
    一个人站在一艘太空飞船的地面上。
    如果这时候飞船以加速度g(地球重力加速度)向上加速运动的话。
    那么这个人就会同时受到一个反方向的惯性力。
    惯性力把他牢牢地压在地上。
    惯性力大小就等于人的惯性质量乘以加速度g。
    由于人的惯性质量和人的引力质量是相等的。
    此时人受到的加速度又是g,和地球的重力加速度一样。
    那么这个人就会感受到,自己和在地球上静止一样。
    换句话说,宇宙飞船代替了地球。
    飞船加速运动产生的惯性力场代替了地球的引力场。
    这个人完全分辨不出自己到底是在地球上,还是在一艘以g加速度运动的飞船内。
    两者完全等效。
    加速度就是引力,惯性力和引力是等效的。
    这就是等效原理的内涵。
    有了等效原理后,爱因斯坦再处理狭相的第一个问题,惯性系问题,就非常简单了。
    因此有加速度的非惯性系,都可以被看成是惯性系处在了引力场之中。
    很好理解吧。
    因为加速度和引力场是等效的。
    因此,也就没有了所谓的非惯性系。
    任何非惯性系都可以看成是惯性系不变,引力场在变。
    这样的话,在处理任何非惯性系的问题时,就可以只研究引力了。
    这时,爱因斯坦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把狭义相对性原理,推广到所有参考系之中了。
    即广义相对论的第二个原理:广义相对性原理。(也是公理)
    【所有物理定律在任何参考系中都保持不变。】
    物理规律不再是只在惯性系中不变了。
    至此,广义相对论的两大原理建设完成。
    注意,这两个公理并不是胡乱提出的。
    而是爱因斯坦对物理定律进行深入的分析后,才大胆假设的。
    我们马后炮认为很简单,但那是一百多年前。
    接下来,就是爱因斯坦...啊不...李奇维,用这两个原理撬开广义相对论的大门了。
    也许聪明的你会问:开始做实验验证吗?
    不!
    做实验太low了,要做就做思维实验。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