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1912年6月15日。
距离李奇维选择闭关,开始正式推导广义相对论,已经过去了将近4个月的时间。
这四个月的时间内,他除了和卢瑟福、汤姆逊等寥寥数人简单交流外,几乎没有接见过任何人了。
这不是李奇维故作高深和傲慢,而是广相实在是太艰难了。
这几个月的时间,还是建立在他已经先知的情况下。
所以真实历史上,爱因斯坦耗费十年也就可以理解了。
李奇维的论文足足有102页!
因为他自己还加了不少内容,算是完美版的广义相对论了。
要知道这可不是博士毕业论文,而是学术研究论文。
至少李奇维在他前世看过的文献中,极少能有与之比拟的论文。
大多数都是十几二十页,这都已经算是很长的了。
由此可见,广义相对论的可怕之处。
单单是能完整地把整篇论文读下来,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能看懂那是另外一个层次。
李奇维坐在办公室桌前,看着手里整理好的广相论文初稿,心中豪情万丈。
“很快,这物理学的天就要被我掀开了。”
“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他微微一笑,重新恢复以往的淡定和沉稳。
这次的论文他就不需要再寄送去《自然》总部了。
如今的格里高利已经正式执掌《自然》。
他知道李奇维闭关结束后,就立刻预约时间,想要给导师汇报一下自己的工作进展。
李奇维干脆就等今天格里高利来了后,直接把论文交给对方带回去。
页数这么多,数学公式如此复杂的论文,排版校正也是个大问题。
李奇维估计没有十天半个月,《自然》都发表不了广相。
而且交给格里高利,他也更放心一点。
接着,李奇维才想起,第二届布鲁斯会议的名单还没有确定。
他这段时间一直忙着闭关,根本没有时间考虑。
不过现在看倒是可以不用着急,等广相发表之后再说。
到时候估计所有人都想挤破脑袋要邀请函吧。
毕竟,他很可能会在第二届布鲁斯会议上,做关于广相的报告。
那将是何等的盛况啊!
咚咚!
一阵清脆的敲门声打断了李奇维的思绪。
“进!”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格里高利满脸兴奋地走了进来。
手里还拿着一摞资料。
他恭敬地坐在李奇维的对面,笑着说道:
“教授,恭喜您闭关成功。”
“我今天是来向您汇报《自然》评审制度的改革情况。”
“根据您的建议,我暂时已经把英国境内的主要物理学家们都谈好了。”
“他们都非常乐意当期刊的评审团成员,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以后的论文都会经过他们的评审后,再进行分级到主刊或者子刊。”
李奇维点点头,格里高利对他的话很上心,这让他非常满意。
要知道此时的格里高利完全可以撇开李奇维,独立裁决。
但他还是第一时间向自己的导师汇报,可见其尊师重道之品性。
“格里高利,你做的非常好。”
“而且没有盲目推进,先从英国的物理学家入手。”
“小范围试点成功后,再考虑大范围的布局。”
“看来,这份工作对你来说很得心应手啊。”
“不像你在我这读博时,整天愁眉苦脸的。”
格里高利不好意思地尬笑两声。
原来自己博士期间的日常都被布鲁斯教授看在眼里。
不吹不黑,格里高利哪怕到现在,有时候半夜都会被噩梦吓醒。
梦中,他最后没有达到博士毕业标准。
被李奇维毫不留情地赶走了,他成为了学术圈的一个笑话。
整个伦敦国王学院,全都是嘲笑和贬低他的人。
尤其是玻尔,笑的最大声,还凑到了自己的脸上笑。
格里高利气的猛一挥拳,然后就醒来了。
他没有悲伤失落,反而是开心的笑了。
博士生涯是他人生中最宝贵的体验。
他心里决定:“以后玻尔那小子要是发论文到《自然》上,我非卡他半个月时间。”
格里高利轻轻摇了摇头,抛开这些趣事,他还有问题呢。
“对了,教授,但是这个评审制度好像还存在一点问题。”
“就是...就是...”
李奇维说道:“不要怕,有什么就直说?”
“难道是那些教授们要价太高?”
格里高利连忙摆手,“不是,不是。”
随即他苦笑一声,说道:“因为大佬们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