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当于隐论文发表出来的那一刻,整个亚洲的科学界都沸腾了。
虽然论文的成果和李奇维的理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但是意义却完全不同。
李教授教授那是天生圣人,无论有多大的成就,在众人心里都是理所应当的。
他是上天派来拯救华夏科学的,非凡人可以揣度。
而于隐可是一点一滴被培养出来的。
他的老家河北省宁河县,现在还有很多于隐小时候的玩伴。
于隐的家庭就是普普通通的家庭,和华夏千千万万的家庭一样。
和吴有训一样,于隐的成功,充分说明了华夏人并不是学不好科学。
此外,最重要的是,论文的通讯单位是:华夏-布鲁克王朝联合原子研究所。
行内人都知道,这是李奇维教授一手建立的研究所。
虽然挂着布鲁克王朝的名头,但是里面目前全都是纯正的华夏人。
换句话说,这是于隐回国之后,凭借自己的力量,发表的原创级成果。
所以之前樱花国小村信司的大放厥词,以及各国推波助澜的谣言。
在这篇论文面前,全都不攻自破,烟消云散。
那些阴谋论者被狠狠地打脸了。
只有论文才是最好的武器。
当然,由于于隐的论文专业性太强,这件事也只在科学界,尤其是物理学界传播。
但这样已经足够了。
对于普通人而言,他们只需要知道小樱子的阴谋没有得逞就行。
华夏科学社开辟专题,专门分析这篇论文对量子论发展的意义。
如此高端的视角,让华夏境内的所有知识分子,对科学社产生了肃然起敬的态度。
“华夏科学社是国内科学事业发展的最大推动力。”
“加入华夏科学社,为国家的科学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于是,科学社的影响力更大了。
樱花国。
当于隐的消息传开后,小村信司第一时间就隐身了。
他现在已经完全没脸见任何人了。
甚至连大学都不怎么去了。
因为他无法忍受别人对他的嘲笑。
于隐的论文,让小村信司的采访变得无比可笑,他本人也变成了小丑。
就连曾经和他一起征战奥赛的队友,也刻意保持了距离。
毫无疑问,小村信司本该有的光明未来,现在彻底葬送了。
不仅他在科学界没有立足之地,哪怕在其他领域也会受到歧视。
如今华夏逆势崛起,大有成为亚洲科学领头羊的气魄。
在这种情况下,各国都得和华夏打好关系,增加教育科学之间的交流。
没有谁会为了一个喜欢打嘴炮的人惋惜。
东京帝国大学。
长冈半太郎、石原纯、仁科芳雄三人相对而坐,沉默无言。
他们都在看着手中的论文。
三人的心思各异。
羡慕、哀愁、震撼......
种种表情,让人难以琢磨。
仁科芳雄脸上露出不甘的神色。
他的手指紧紧地攥着,仿佛要攥住自己的命运。
他确实很不甘。
因为于隐的论文,他也能做出来。
过程很简单。
当然,这种简单是对于天才们而言的。
对于小村信司那样的,实验依然难如上青天。
整个实验,没有用到特别高精尖的仪器。
就算是一些自组装的设备,仁科芳雄也有自信不是问题。
“我真是...很不甘啊!”
“时间,一切都是时间。”
“我现在才刚刚踏入科学研究的大门。”
“但是那些大佬们可不会等我。”
仁科芳雄作为长冈半太郎亲自挖掘到的天才,受到的是一整套的正规科学教育。
他成为长冈的博士生已经有一段日子了。
但是距离真正开展独立的研究,还是差了一点火候。
所以他很觉得自己就是差在时间上了。
同时,他偷偷瞄了对面的长冈一眼,内心感慨。
“要是导师能给我这样的课题该多好啊。”
长冈半太郎眼睛盯着论文,内心非常地不平静。
平心而论,于隐的这篇论文,难度确实不大。
至少和量子论、相对论比起来,从数学手段到物理思想,那差了好几个数量级。
但是它就是如此重要。
既简单又重要。
就好比伽利略做的小球加速度实验一样,中学生都会做。
但是第一个做出来的伽利略名垂青史。
而于隐的这篇论文,也必然随着量子论的发展,被记载在物理学史之中。
长冈很清楚,这个课题肯定是李奇维给于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