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华夏进入民国后,虽然政府为了和国际接轨,立法改用公历。
    但是民间依然自发保留着阴历纪年的方式。
    而那些奋斗在南洋的华人们,当然也保留了这个传统。
    婆罗洲也不例外。
    1919年1月31日,是华夏的除夕。
    这一晚是阖家团圆的时刻。
    全世界所有的华人,都要在今晚喜迎新年的到来。
    李奇维回国后,虽然也度过了好几个除夕。
    但今晚无疑是令他最难忘且最不舍的。
    因为他即将再次启程前往欧洲,开启属于他的巅峰传说。
    李父李母欣慰地看着儿子。
    心中虽有万般不舍,但也知道自家儿子是要做大事的。
    离开婆罗洲也只是计划中的一环。
    这个时代,对勇敢者而言,是最好的时代。
    他们的儿子论名气,比国内的总统还要大。
    这样的伟大人物,他们那点见识已经无法出谋划策给出建议了。
    “维儿,不论发生什么,家里都是你最坚固的后盾。”
    大哥二哥则豪气干云,一点也不因三弟离开而悲伤。
    “哎呀,想见三弟了,去一趟也就二十多天。”
    他们很满意现在的生活。
    远离了国内的纷乱,在海外开辟出一块净土。
    最关键的是,他们李家结下了天大的善缘。
    在华夏国内,就没有不感谢他们家的。
    这让李伯开、李仲星感觉到无比的自豪。
    而且兄弟俩也在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这个国家多做点事情。
    现在的国内除了教育和科学领域,其它方面依然问题很大。
    尤其是各路军阀的混战,更是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李伯开甚至已经收留了好多以前战友的妻子儿女。
    他们都是战争的受害者。
    他们都是被历史遗忘的人,亦或者只是一个数字。
    然而在李伯开的眼里,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人。
    留在婆罗洲干活虽然不能让他们大富大贵,但已经是这个时代难得的幸福了。
    这是一个伟大与卑微、野心与平凡、战火与诗歌交融的特殊时代。
    但无论怎么描述,有一点可以确认。
    那就是它不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因为最好的时代,李奇维曾亲眼见过。
    此刻,古晋之巅,海边崖山之上,海浪滔滔,微风轻拂。
    李奇维左拥右抱,遥遥北望,发出了他内心最真切的愿望。
    “我要亲手终结华夏一切的不幸。”
    王路遥和宋香岚崇拜地看着相公。
    虽然已经是老夫老妻了,但是她们还是会被李奇维那种气魄所吸引。
    就好像天底下没有能难倒他的事情。
    但是毕竟很快就要分别,王路遥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舍。
    “相公,你这一次要去欧洲多久。”
    李奇维吻了吻她的额头,然后对着二人笑道:
    “放心吧,这是我最后一次远行了。”
    “估计五六年的时间就会回来。”
    “到时候,我会永远地留在婆罗洲陪你们。”
    “我们一起看山、看海、又看风。”
    香岚问道:“那少爷你的科学研究怎么办?”
    李奇维紧紧搂住二人,大笑道:
    “哈哈,你们相公我可是理论物理学家哎。”
    “一张纸,一支笔,两位佳人,足矣。”
    三人幸福地笑了。
    -----------------
    1919年2月20日,黄道吉日,宜出行。
    一艘豪华轮船航行在南海,劈波斩浪,朝着欧洲的方向驶去。
    甲板之上,李奇维极目远眺。
    他的左右边分别站着王正阳和霍秀亭。
    此行,李奇维也就带了他们二人。
    “正阳,你为何要跟着我去欧洲?”
    “难道是不满意我对你外放的安排吗?”
    王正阳当李奇维的秘书也快五年了。
    此次去往欧洲,李奇维本来没打算带上他,而是想把他安排去工作。
    作为他的秘书,王正阳的前途肯定是无比光明的。
    不管是从政还是从学,都有着常人无法想象的起点和资源。
    但是没想到这小子很犟,就想跟去欧洲。
    “校长,您一个人在外面,我怕霍哥会有照顾不到的地方。”
    “我去帮您处理日常公务等繁琐事宜,也能节省您的精力。”
    “而且,我还年轻,我想跟着您多见识见识这个世界。”
    “亚洲我已经游历的差不多了,我想亲眼考察欧洲。”
    “看看他们到底比我们强在哪里。”
    李奇维赞许道:“不错。”
    “正阳